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的接种部位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卡介苗
- 接种部位: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或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
- 注射方式:采用皮内注射法,需确保疫苗摇匀后准确注入皮肤层内。
- 注意事项
- 接种后可能出现红肿、化脓等局部反应,属正常免疫反应;
- 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挤压或摩擦;
- 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确认无异常后再离开。
二、乙肝疫苗
- 接种部位:右上臂三角肌处肌内注射。
- 接种程序:共需接种3剂次,分别在出生24小时内、满1月龄和6月龄时完成。
- 注意事项
- 若父母携带乙肝病毒,新生儿需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肌内);
- 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或局部硬结,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 避免接种当天洗澡,防止针孔感染。
两类疫苗的接种部位选择均基于安全性(神经分布少、肌肉发达)和免疫效果优化原则。实际操作中,医护人员会根据新生儿健康状况及疫苗特性调整具体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