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物废气实际排放量的计算是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的重要环节。根据《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和其他相关法规,计算废气实际排放量的方法主要包括自动监测法、手工监测法、系数法和物料衡算法。以下是这些方法的详细说明和应用实例。
自动监测法
公式
E = Q × C × T × 10^-9
其中:
- E:某周期内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单位为吨(t)。
- Q:烟气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³/h)。
- C:污染物排放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³)。
- T:某周期内污染物排放时间,单位为小时(h)。
应用实例
某企业废气排放口在一个月内的烟气流量为10000 m³/h,VOCs排放浓度为20 mg/m³,排放时间为300小时。根据公式,实际排放量为:
E = 10000 × 20 × 300 × 10^-9 = 0.6 吨。
自动监测法因其高频率和高准确性,是优先采用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已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企业。
手工监测法
公式
E = V × T × 10^-3
其中:
- E:某周期内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单位为吨(t)。
- V:排放速率,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 T:某周期内污染物排放时间,单位为小时(h)。
应用实例
某企业废气排放口的VOCs排放速率为0.5 kg/h,排放时间为300小时。根据公式,实际排放量为:
E = 0.5 × 300 × 10^-3 = 0.015 吨。
手工监测法的准确性较低,但其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使其在自动监测设备缺失或故障时成为替代方案。
系数法
公式
E = A × α × B × (1 - C) × 10^-3
其中:
- E:某周期内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单位为吨(t)。
- A:某周期内产品产量或者原辅料消耗量,单位为吨(t)。
- α:污染物产污系数,单位为千克每吨(kg/t)。
- B:废气收集效率,单位为百分比(%)。
- C:某污染物去除率,单位为百分比(%)。
应用实例
某企业喷漆工序的VOCs产污系数为120 kg/t,废气收集效率为90%,去除率为60%。根据公式,实际排放量为:
E = 1000 × 120 × (1 - 0.9) × 0.9 = 97.2 吨。
系数法适用于无法直接监测污染物排放量的情况,但系数和去除率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计算结果。
物料衡算法
公式
E = (燃料消耗量 × 燃料内硫含量) × (1 - 燃烧效率)
其中:
- E:核算时段内SO2产生量,单位为吨(t)。
- 燃料消耗量:核算时段内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吨(t)。
- 燃料内硫含量:燃料内硫含量,单位为百分比(%)。
- 燃烧效率:燃烧效率,单位为百分比(%)。
应用实例
某企业加热炉排放的SO2排放量计算如下:
E = (1000 × 3%) × (1 - 0.95) = 1.5 吨。
物料衡算法适用于无法通过监测手段直接计算排放量的情况,但需要详细的物料平衡数据支持。
大气污染物废气实际排放量的计算涉及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法规要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大气污染物废气排放量的监测方法有哪些
大气污染物废气排放量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在线监测技术
-
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
- 用于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的颗粒物、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 通常由颗粒物监测单元、气态污染物监测单元、烟气参数监测单元和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组成。
-
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系统:
- 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光离子化检测器(PID)等技术,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的VOCs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
非甲烷总烃(NMHC)在线监测系统:
- 采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连续监测固定污染源的非甲烷总烃排放浓度和排放量。
手工监测技术
-
重量法:
- 用于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
定电位电解法:
- 用于测定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浓度。
-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 用于测定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浓度。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用于测定氮氧化物(NOx)的浓度。
-
便携式仪器:
- 如便携式紫外吸收法、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等,用于现场快速监测。
遥感监测技术
-
多轴差分吸收光谱(MAX-DOAS):
- 利用太阳散射光的“指纹”特性吸收强度来反演大气中痕量气体的垂直柱浓度。
-
傅里叶红外法:
- 用于测量大气中多种气体的浓度,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
其他监测方法
-
移动监测:
- 使用移动式监测设备对污染源进行监测,适用于快速调查不同区域的污染源。
-
无人机监测:
- 利用无人机搭载监测设备,对大范围的区域进行空中监测,特别适用于山区、偏远地区等难以到达的地方。
如何有效减少工业废气排放量
要有效减少工业废气排放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源头控制
- 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减少废气产生。
- 选用环保型原料:使用低污染的原材料,减少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维护和检修生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废气泄漏。
2. 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技术
- 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分子筛等吸附剂吸附废气中的有害物质。
- 吸收法:通过化学吸收剂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吸收下来。
- 氧化法: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 燃烧法:包括蓄热燃烧、催化燃烧等,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 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 提高废气处理设备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 选择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如燃烧装置、吸附装置、化学吸收装置等。
- 优化工艺参数:控制温度、压力、氧化还原条件等,提高废气处理效率。
- 提高自动化程度:采用自动加药、液位自控等自动化设备,确保废气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4.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 政府监管: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工厂废气排放的监督和管理,定期检查,对不合格的企业进行处罚。
- 企业自律:企业应严格遵守环保法规,自我监督,确保废气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5. 推广废气资源化利用技术
- 热能回收:回收废气中的热能,用于工厂的热水、蒸汽等热能需求。
- 有机废气回收:将废气中的有机成分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大气污染物废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大气污染物废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以下是详细的影响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大气污染物废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急性中毒:
- 在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急性中毒,表现为呼吸道和眼部刺激、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例如,印度帕博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泄露事件导致2500人丧生,十多万人受害。
-
慢性中毒:
- 长期暴露于低浓度的污染物中,可能导致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中国城市居民肺癌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上海市,城市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明显高于郊区。
-
致癌作用:
- 长期接触大气污染物可能诱发癌症,特别是肺癌。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已将空气污染物列为A类致癌物。
预防措施
-
减少户外活动:
- 在空气质量较差的日子,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老人、儿童和呼吸道疾病患者。
-
佩戴口罩:
- 外出时佩戴符合标准的口罩,如N95口罩,能有效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
-
室内空气净化:
- 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绿色出行:
-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选购新能源汽车。
-
减少污染源:
- 不乱扔废弃物,不燃放烟花鞭炮,不在户外烧烤,不焚烧秸秆树叶,少燃煤烧炭。
-
政策与法规:
- 政府应加强立法和监管,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限制工业和交通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