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二建《施工管理》科目的考试特点和备考难点分析,以下为考生普遍反馈最难掌握的知识点及突破建议(按章节和难度排序):
一、 网络计划与进度控制(第三章)
-
双代号网络图与时标网络图
- 需掌握关键线路判定、总时差与自由时差计算、工期优化调整等,易混淆逻辑关系。
- 难点:图形复杂、逻辑推理性强,需结合时间参数动态分析。
-
S形曲线(时间-成本累积曲线)
- 需理解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偏差分析,判断进度和成本超支/节约情况。
二、 施工成本控制(第二章)
-
挣值法(EVM)
- 涉及三个基本参数(BCWP、BCWS、ACWP)和四个评价指标(CV、SV、CPI、SPI),需通过公式计算偏差并判断项目状态。
- 易错点:混淆费用偏差与进度偏差的对应关系,忽略参数含义的差异。
-
因素分析法
- 需按“实物量→价值量,绝对值→相对值”排序分析成本变动原因,计算步骤复杂。
三、 专项施工方案与安全管理(第五章)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审批流程
- 专项方案需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方可实施,责任主体易混淆。
-
安全事故等级划分
- 需根据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个维度判断事故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需记忆具体数值区间。
四、 合同管理(第六章)
-
合同计价方式与调整
- 固定单价、可调总价等合同类型的适用场景及调价公式(如量变调价、价变调价),需结合案例灵活应用。
-
索赔与争议处理
- 索赔成立的条件(责任归属、时效性)、索赔计算(工期与费用),需理解《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相关条款。
五、 其他高频难点
-
四图两表(组织结构图、职能分工表等)
- 不同图表的作用及适用场景(如项目结构图与组织结构图的区别)。
-
应急预案与事故上报时效
- 安全事故逐级上报时限不得超过2小时,需结合应急响应流程记忆。
突破建议
- 专项训练:针对网络图、挣值法、因素分析法等计算题型,通过真题反复练习,总结错题规律。
- 对比记忆:对易混淆概念(如两类危险源、事故等级划分)制作对比表格强化区分。
- 案例归纳:结合安全事故处理、合同纠纷等典型案例,理解流程性知识点(如索赔程序)。
- 工具辅助:使用思维导图梳理章节框架,重点标注高频考点与关联性强的知识点。
注:以上难点需结合教材例题和近三年真题强化理解,优先掌握计算类和应用类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