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料如果没问题,仍然有可能发生塞管现象。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塞管的原因:
-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砂率不当:砂率过小会导致部分石子无砂浆包裹,砂率过大则会使浆体量包裹骨料表面厚度不足,导致混凝土拌合物无浆体,粘聚性差浆体量不足:浆体量不足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差,不利于泵送
- 2.骨料级配差:石子粒径过大:石子粒径过大,尤其是超过泵管直径的三分之一时,容易在长距离泵送过程中造成骨料相互积压,导致管道堵塞砂石级配差:砂石级配差,空隙率大,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泵送性能。
- 3.骨料吸水率过高:吸水率大于2%:骨料吸水率过高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损失,黏度增加,泵送难度大,从而造成堵管
- 4.砂石含泥量高:含泥量高:砂石含泥量高会导致对减水剂的吸附量大,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流动性差,从而造成堵管
- 5.坍落度控制不当:坍落度过大或过小:坍落度过大会造成浆石分离,泵送过程中浆体速度快于石子,导致骨料集中摩擦力增加而堵管;坍落度过小则会使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差,造成堵管
- 6.管道布置不合理:管道接口漏气:管道接口处漏气会使管内压力降低,导致堵管
- 7.泵管清洗不彻底:残留混凝土:泵管清洗不彻底,管道内有硬化的混凝土,或者泵送混凝土前没有使用砂浆润管,都会导致堵管
- 8.施工过程中加水:加水导致离析:施工过程中加水会破坏混凝土的配合比,导致混凝土离析,一旦出现泵送暂停,容易造成堵管
- 9.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失误:操作人员操作不当,如泵送速度过快、泵送中断时间过长等,也会导致堵管
即使混凝土的料本身没有问题,如果配合比、骨料级配、坍落度控制、管道布置等方面存在问题,仍然可能导致塞管现象。因此,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各个环节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以避免塞管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