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漏浆修补需根据漏浆程度及结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下是综合各类场景的修补方案:
一、轻度漏浆(表面蜂窝或小孔洞)
-
基层清理
清除松动混凝土块和粉尘,用钢丝刷打磨至坚实基层,高压水冲洗湿润处理面。 -
填充材料选择
- 对浅层漏浆(深度≤5cm),采用1:2聚合物水泥砂浆分层压实抹平;
- 若需快速修补,可使用速凝型堵漏王直接填充并压实。
-
养护
修补后喷洒水雾保持湿润,养护3~5天。
二、重度漏浆(大孔洞或贯穿性缺陷)
-
预处理与支撑
- 凿除松散混凝土至结构密实层,若孔洞深度>10cm或需分层修补时,设置竹胶板支撑防止塌落;
- 高压水冲洗后保持修补面湿润无明水。
-
材料施工
- 高强环氧砂浆法:按配比混合环氧砂浆,分层填充并压实,初凝后抹平收光;
- 灌浆法:对内部空腔采用高压注浆(压力≤0.3MPa),注入环氧树脂或聚氨酯浆液填充密实。
-
面层处理
- 表面涂刷增厚型环氧涂料或弹性防水涂料,增强密封性;
- 养护期间避免外力冲击,洒水养护≥3天。
三、特殊场景修补
-
水下/潮湿环境漏浆
- 采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或专用水下环氧砂浆直接封堵;
- 配合模板临时围挡,减少水流冲刷影响。
-
动态荷载区域
- 修补材料中掺入钢纤维或碳纤维布增强抗裂性;
- 修补后通过超声波检测内部密实度。
注意事项
- 修补前需评估结构受力状态,必要时设置临时支撑;
- 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应涂刷界面剂提高粘结强度;
- 修补材料需与原混凝土热膨胀系数接近,避免温差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