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后若未进行振捣,会导致以下严重后果:
一、结构性能下降
-
强度降低
振捣是使混凝土密实的关键步骤,未振捣会导致骨料间空隙未填满,混凝土密度不足,直接影响抗压、抗拉等力学性能。
-
承载能力不足
密实性差会降低结构承载能力,可能无法满足设计荷载要求,甚至引发结构破坏。
二、表面缺陷
-
蜂窝麻面
未振捣区域易形成蜂窝状空洞,表面出现不平整的麻面,影响美观且降低抗渗性。
-
钢筋裸露(露筋)
混凝土收缩或开裂时,内部钢筋可能外露,导致钢筋锈蚀,进一步削弱结构强度。
三、耐久性受损
-
抗渗性下降
蜂窝状结构易成为渗漏通道,降低建筑物的防水性能,长期积水可能引发钢筋锈蚀。
-
抗冻性减弱
未密实的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更容易开裂,影响结构耐久性。
四、安全隐患
-
裂缝与孔洞
表面裂纹和内部孔洞可能引发结构局部失稳,存在坍塌风险。
-
抗震性能降低
钢筋与混凝土结合不紧密会削弱抗震能力,地震时易发生破坏。
五、施工成本增加
- 需要返工修补缺陷,增加工程量和费用。
建议 :振捣应遵循“快插慢拔”原则,避免过振导致离析。二次振捣时间宜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前1-4小时,确保密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