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浇筑后允许上料的时间需根据施工环境温度、混凝土类型及养护条件综合判断,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常规环境下的时间要求
-
夏季高温(日均温≥25℃)
- 5天后可进行轻量上料(如砖块、砂浆等),但下方模板需保留。
- 若需堆放重物(如机械设备),建议延长至7天以上。
-
春秋季节(日均温10~25℃)
- 需等待7天以上方可上料,同时保留模板支撑。
-
冬季低温(日均温≤5℃)
- 至少需14天,且需确保环境温度高于0℃并采取保温措施。
二、混凝土类型及外加剂的影响
- 普通硅酸盐水泥:养护7天可满足基本强度要求。
- 掺缓凝剂或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需延长至14天以上。
- 防水混凝土或抗渗混凝土:终凝后需持续保湿养护14天方可承重。
三、注意事项
- 模板保留要求:上料时下方模板不得拆除,需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通常28天)后再拆模。
- 强度检测:正式施工前建议通过回弹仪或试块检测强度,确保达到1.2N/mm²以上方可承重。
- 分层作业限制:农村自建房等非专业施工场景,需严格避免提前堆料,防止楼板变形或开裂。
综上,混凝土浇筑后最短5天、最长14天可上料,具体需结合温度、材料及养护措施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