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对象的认定条件和程序如下:
一、认定条件
-
收入标准
以家庭为单位,启动监测前12个月内农户家庭纯收入(含工资性、生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减生产经营性支出)除以家庭人口数,计算人均纯收入。若低于当地监测范围(如9100元),需纳入监测。
-
综合风险考量
-
刚性支出较大 :因大病、重病、意外事故等导致支出骤增,或收入大幅缩减。
-
“三保障”问题 :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安全出现突出困难。
-
其他因素 :因灾、因产业失败、务工就业不稳定等导致生活陷入严重困难。
-
-
重点关注群体
包括大病重病个人、重度残疾人、严重受灾户、突发意外情况户、“三保障”动态新增问题户等。
二、认定程序
-
农户自主申报
通过书面申请、手机APP或咨询电话提交申请,并作出授权承诺。
-
入户核查
村级工作人员入户核实家庭收入、资产、支出及“三保障”状况,填写核查表。
-
民主评议
村民代表参与评议,对申报家庭是否符合条件进行讨论和投票。
-
村内公示
公示无异议后,将监测对象名单在村内公告,接受群众监督(不少于5天)。
-
部门审核
乡镇审核村级上报的材料,县级乡村振兴部门或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最终审定并公告。
-
系统录入与帮扶
完成系统标注后,启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家庭落实针对性措施。
三、注意事项
-
动态管理 :以家庭为单位定期复核,收入稳定且无重大风险的家庭可退出监测。
-
信息保密 :公示中不得公开农户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敏感信息。
-
绿色通道 :因灾、意外等突发情况导致返贫的,可先行救助后补程序。
以上流程需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确保“应纳尽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