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户纳入五步程序是国家为防止返贫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而设立的重要机制,旨在通过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保障低收入和易返贫家庭的基本生活。以下是具体的程序及每一步的详细说明:
1. 农户自主申报
农户主动向村委会提出纳入监测户的申请,表明其存在返贫或致贫风险,并授权相关部门核查其家庭收入、财产等信息。
2. 村级组织入户核实
村级组织对申报的农户进行入户调查,核实其家庭收入支出、“三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及饮水安全等情况,同时填写《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排查表》。这一环节确保信息真实可靠,为后续的评议和公示提供依据。
3. 村级民主评议与公示
根据入户核实的结果,村级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结合家庭基本情况和返贫致贫风险进行综合研判,初步确定监测对象名单。随后,将名单在村内公示不少于5天,接受村民监督。
4. 乡级审核
公示无异议后,村级将名单上报至乡镇(街道)政府。乡镇政府对上报的名单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将拟纳入监测对象名单报县级乡村振兴部门审批。
5. 县级审批与公告
县级乡村振兴部门结合信息比对和审核情况,对乡镇上报的名单进行最终审批。审批通过后,以乡镇(街道)名义在村内公告监测对象名单,确保公开透明。
6. 信息录入与建档
乡镇政府组织村级将监测对象信息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并建立相关档案,以便后续的动态管理和精准帮扶。
程序意义
这一程序通过多级审核和公示,确保监测对象的精准识别,同时为后续的帮扶政策实施奠定基础。监测户纳入后,可享受包括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教育补助、医疗保障等在内的多项帮扶措施,从而有效防止返贫和致贫风险。
参考来源
- 《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