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是指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为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或一般农户因突发困难致贫而设立的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中的重点人群。以下是关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详细信息。
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条件
收入标准
- 广西:2024年的监测范围是年人均纯收入8000元。
- 岷县:2025年的监测范围是年人均纯收入8400元。
- 玉龙县:2024年的监测范围是年人均纯收入9200元。
- 宁夏:2024年的监测范围是年人均纯收入9000元。
返贫致贫风险
- 家庭唯一住房出现安全问题,家庭无力解决。
- 家里吃水遇到困难,包括断水超过1个月、水质有问题、取水距离较远等。
- 家庭成员患大病、重病、长期慢性病,医药费较高家庭无力负担。
- 家里学生上学开支较大,家庭无力负担。
- 家里因灾、因意外事故等造成收入大幅减少或支出大幅增加,影响基本生活。
- 其他风险,如因产业失败、务工不稳、残疾、缺劳力等造成收入大幅减少或支出大幅增加,影响基本生活。
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申请方法
申请方式
- 找干部:向所在村(社区)申请,易地搬迁群众和随迁群众向所在安置区申请。
- 打电话:拨打12317、12345、0770—2065600等电话申请。
- 用微信:搜索“广西防返贫监测e申请”微信小程序或扫描微信二维码申请。
- 扫码申报:使用“我的宁夏”APP,登录后扫描防返贫监测二维码或搜索关键词“防返贫监测”点击进入。
申请程序
- 填写信息:填写申请人的四项关键信息(户主姓名、证件号码、手机号码、申请人户籍地址)。
- 提交申请:确认所填信息无误后,提交办理申请。
- 村级受理核查:村级尽量在5日内完成村级受理,并及时进行入户核查、采集家庭环境影像资料等相关信息工作。
- 乡镇复核和县级审批:对符合纳入条件的申请对象,乡镇作出建议纳入的核查和审核结果后,村级进行民主评议,5天内完成村级公示,然后乡镇初审县级审批,所有程序在15天内完成。
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帮扶措施
综合性帮扶
- 住房安全保障:提供危房改造补助。
- 饮水安全保障:实施小型工程标准化建设改造。
- 健康帮扶:落实医保资助参保政策,强化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大病专项救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健康帮扶措施。
- 教育帮扶:落实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教育补助政策。
- 产业帮扶:通过以奖代补、经营奖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强到户奖补。
- 就业帮扶: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求职补贴、交通补贴、就业奖补等。
针对性帮扶
- 医疗帮扶:先诊疗后付费、签约家庭医生、参保资助、医保报销等。
- 教育帮扶:义务教育在校生两免一补、中高职学生雨露计划、民政最低生活保障等周期性帮扶政策。
- 住房帮扶:省统筹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新建户每户平均补助23000元,修缮加固户每户平均补助8000元。
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江西丰城市
余海兰因宫颈癌治疗费用巨大,家庭陷入困境。通过“三类人员申报二维码”申请帮扶,纳入边缘易致贫户,享受医疗救助、大病保险等政策,治疗费用得到解决。
案例二:重庆巫山县
任珊迪家因儿子患颅管瘤,家庭支出巨大,被识别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通过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农村低保等政策,家庭重拾生活信心。
案例三:黟县
通过拓宽农户自主申报渠道,加强部门预警信息核查和落实村级网格动态管理,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并开展帮扶。
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的认定和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收入标准、返贫致贫风险、申请方法、帮扶措施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认定标准和有效的帮扶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脱贫人口返贫,确保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
返贫监测系统
返贫监测系统是一个旨在及时发现和帮扶可能返贫人口的信息系统,以下是关于该系统的相关信息:
系统概述
返贫监测系统是一个集数据收集、分析、预警和帮扶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动态监测和及时帮扶。
主要功能
- 数据收集与整合:系统通过整合多部门数据,包括收入、健康、教育、住房、就业等信息,构建了一个全面的数据库。
- 风险预警与监测:利用智能分析模型,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潜在的返贫风险,并通过分级预警机制及时推送至相关部门。
- 帮扶措施落实:系统不仅能够识别风险,还能根据农户的具体需求,推荐合适的帮扶措施,并跟踪帮扶效果。
技术应用
- 大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系统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帮扶措施的针对性。
- 人工智能:利用AI技术,系统能够构建农户的全息画像,实现精准帮扶。
实施效果
- 及时发现与帮扶: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预警,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返贫风险,并迅速采取帮扶措施,有效防止了规模性返贫的发生。
-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线上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帮扶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
如何识别和防止脱贫户返贫
识别和防止脱贫户返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和方法:
识别返贫风险的方法
-
建立监测体系:
- 构建覆盖全体农村户籍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大数据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监测收入变化、支出情况、家庭重大变故等关键数据。
- 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定期开展信息比对,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
多渠道识别:
- 农户自主申报:通过设置申报宣传栏、发放“明白纸”、利用微信群等方式,鼓励农户主动申报困难情况。
- 干部排查走访:结合集中排查和常态化排查,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等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农户。
- 部门筛查预警:各行业部门定期推送风险预警信息,镇村两级进行实地排查研判。
- 社会监督反馈:拓宽监督渠道,鼓励群众举报疑似返贫问题。
- 平台监测分析:利用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对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等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反馈风险信息。
防止返贫的措施
-
精准帮扶:
- 根据监测对象的返贫风险和需求,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
- 对有劳动能力的群体,提供就业机会、扶持产业发展等开发式帮扶;对半能动能力群体,发展庭院经济、设置公益性岗位等灵活性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兜底保障对象,实施社会救助和兜底保障。
-
政策支持:
- 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确保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 加强产业帮扶,推动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
-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等条件,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激发内生动力:
- 通过教育培训、技能提升等措施,增强脱贫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 鼓励和支持脱贫户参与集体经济组织和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来源。
-
基础设施建设:
- 持续改善脱贫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交通、水利、电力等硬件支撑能力。
- 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畅通农村物流通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返贫监测对象有哪些具体标准
返贫监测对象的具体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收入标准:
- 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设定的防止返贫监测范围。例如,2025年岷县的标准为8400元,贵州省为8500元,其他地区可能有所不同。
-
风险因素:
- 家庭唯一住房出现安全问题,且无力解决。
- 家庭成员患大病、重病或长期慢性病,医药费较高且无力负担。
- 家庭学生上学开支较大,无力负担。
- 家庭因灾、因意外事故等造成收入大幅减少或支出大幅增加,影响基本生活。
- 其他可能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如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导致的经济困难等。
-
户籍要求:
- 申请监测对象应具有农村户籍,包括易地扶贫搬迁后转为城镇户籍但未享受城镇相关保障政策的人口。
-
其他条件:
- 家庭成员中没有在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工作且工资收入持续稳定的,没有高价商品房、门市房等大额资产,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收入水平较高且能保障基本生活的情况原则上不予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