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返贫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测对象
防返贫监测的对象包括以下三类人群:
- 脱贫不稳定户:指人均纯收入在当地防止返贫监测范围内,且受各种原因影响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
- 边缘易致贫户:指人均纯收入在当地防止返贫监测范围内,且受各种原因影响存在致贫风险的一般农户
- 突发严重困难户:指人均纯收入超出当地监测范围,但受突发事件等各类因素影响导致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并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
2. 监测内容
防返贫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收入支出状况:重点监测农户的收入和支出情况,确保其收入稳定且支出合理。
- “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监测农户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方面的状况,确保这些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 自然灾害风险:实时监测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火灾等自然灾害对农户的影响
- 疫情影响:监测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对农户的影响,确保农户在疫情期间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 产业就业风险:重点监测大宗农副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农村劳动力未转移就业或失业明显增多、乡村产业项目失败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 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风险:监测大中型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搬迁人口的产业就业、社会治理、社区融入等方面的风险隐患
3. 监测范围
防返贫监测的范围覆盖所有农村人口,具体标准以脱贫攻坚期国家扶贫标准的1.5倍为底线(2022年为6700元),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4. 监测方式
防返贫监测的方式主要包括:
- 农户自主申报:农户可以通过手机APP、“12317”服务平台、提交书面申请等方式进行自主申报。
- 基层干部排查:依靠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党员及村两委、社长等基层力量,进行常态化和集中排查预警。
- 部门筛查预警:区级行业部门依据职能组织筛查。
- 平台监测分析: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风险隐患
5. 监测程序
防返贫监测的程序包括:
- 1.风险预警:通过各种渠道发现风险预警信息。
- 2.入户核查:对预警信息进行入户核实。
- 3.承诺授权:初步确定的疑似风险户应就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做出承诺,并授权查询其家庭资产等信息。
- 4.信息比对: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机构查询拟纳入监测对象的家庭资产信息,并进行信息比对。
- 5.民主评议:村级组织召开民主评议会,综合研判并提出是否纳入监测户的意见。
- 6.村级公示:对拟纳入监测对象和拟采取帮扶措施等情况进行村内公示。
- 7.镇级审核:乡镇对村级上报的监测对象进行审核。
- 8.县级审定:县级乡村振兴部门最终审定监测对象,并进行公告
6. 帮扶措施
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实施精准帮扶措施,包括:
- 产业帮扶:提供生产经营技能培训、小额信贷支持等。
- 就业帮扶:优先安排就地就近就业,积极组织跨区劳务输出。
- 综合保障:对无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户,纳入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 扶志扶智:对内生动力不足的农户,引导其通过生产和就业稳定增收致富
7. 风险消除
对于风险消除的监测对象,按照村级评议、乡镇初审、县级审定的程序进行认定,并在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标注风险消除
通过以上措施,防返贫监测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农户的返贫致贫风险,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