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医保改革进入了关键阶段,国家医保局及各地医保部门推出了多项重要政策,旨在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保障参保群众的健康权益。以下是2025年医保改革的最新动态和主要内容。
药品耗材追溯码全场景扩围
强化全链条监管
2025年,药品追溯码将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全场景覆盖,包括生产、流通和销售全链条。药品追溯码分为大码、中码和小码,参保人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查询药品的全生命周期信息,确保药品来源可查验、可追溯。
这一措施将显著提升药品监管的精准度,有效打击假药、回流药和串换销售等违规行为,保障用药安全和医保基金安全。
数据分析与违规行为打击
国家医保局利用大数据分析,通过药品追溯码精准打击违规行为,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可持续运行。大数据分析的应用将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干预和误判的可能性,进一步提升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DRG/DIP 2.0版分组方案全面切换
支付方式改革
2025年,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和DIP(病种分值支付)2.0版分组方案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切换,优化分组结构,提升支付方式的规范化和统一性。这一改革将推动医保支付从“粗放管理”向“精准治理”转变,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配套机制完善
国家医保局完善了五大配套机制,包括医保数据工作组、特例单议机制、意见收集机制、协商谈判机制和预付金机制,推动医保与医疗机构即时结算。这些机制的完善将进一步提升医保支付的精准度和效率,确保医保基金的及时结算和医疗机构的资金流动。
医保违规自查自纠常态化
自查自纠范围扩大
2025年,医保违规自查自纠的范围将从6个领域扩大至9个领域,新增肿瘤、麻醉、重症医学等重点领域,各级医保部门需在2025年3月底前组织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进行自查自纠。
扩大自查自纠范围将增强医保基金监管的覆盖面和深度,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保障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严厉处罚违规行为
自查自纠不认真、弄虚作假的机构将面临严厉处罚,国家医保局将通过“四不两直”飞行检查、大数据筛查等方式提升监管精准性。严厉的处罚措施将起到震慑作用,促使医疗机构和药店自觉遵守医保规定,规范使用医保基金。
医疗服务价格立项指南加速落地
规范医疗服务价格
2025年,国家医保局将加速推进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的编制和落地实施,统一规范各地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解决“同名不同项、同项不同价”等问题。这一措施将有助于规范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医疗服务的透明度和可及性,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高价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
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筛查,已完成两批高价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规范治理,进一步减轻患者负担。高价医疗服务价格的规范治理将有效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升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扩围
打破地域限制
2025年,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的试点范围将进一步扩大,更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实现跨省支付近亲属的居民医保费用和就医购药费用。这一措施将打破地域限制,提高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方便参保群众异地就医和结算,提升医保制度的便利性和普惠性。
操作简便且资金实时到账
参保人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开通并使用“医保钱包”,操作简便且资金实时到账。简便的操作流程和实时到账的资金将极大提升参保群众的就医体验,减少等待时间和资金压力。
2025年,中国医保改革在药品追溯、支付方式、基金监管、医疗服务价格、个人账户跨省共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改革措施不仅提升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监管水平,也为参保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优质的医疗服务。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医保体系将更加完善,保障能力更强,服务更便捷,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