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工伤在认定标准、待遇调整等方面有一些新变化,以下是相关内容:
工伤认定标准更加明确
- 工作原因:考虑是否履行工作职责、受用人单位指派、与工作职责相关及基于用人单位正当利益等因素。
- 工作时间:不仅限于常规上班时间,还包括因工作需要延长的时间以及参加单位组织或指派活动的时间。
- 工作场所:包括因工作涉及的区域及其自然延伸的合理区域。
- 上下班途中:明确上下班途中进行日常必需活动(如买菜、接孩子)也被视为合理的路线和时间。
- 因工外出期间:职工因工作外出期间(如学习、开会或其他工作任务)受到伤害属于工伤范畴。
特殊责任主体的责任划分
对于双重劳动关系、派遣、指派、转包和挂靠关系中的工伤责任主体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在复杂用工模式下能准确界定责任方。
第三人造成工伤处理方式优化
职工已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获得赔偿,不影响其申请工伤认定的权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得以此为由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但已由第三人支付的医疗费用除外。
工伤保险定期待遇调整
- 伤残津贴:
- 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在原享受伤残津贴标准基础上,一级增加 146 元,二级增加 139 元,三级增加 136 元,四级增加 134 元。
- 五级至六级并已按月享受伤残津贴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工伤职工调整前月伤残津贴的 3%,且不高于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月调整额,上调伤残津贴。
- 生活护理费:各市生活完全、大部分、部分不能自理的护理费在原护理费基础上,每人每月增长 1.86%,且调增后分别不低于 4066 元 / 月、3253 元 / 月、2440 元 / 月。
- 工亡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在原标准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 50 元。
工伤赔偿标准变化
-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至四级伤残分别给予 27 个月、25 个月、23 个月和 21 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20 倍。2024 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 51821 元 ×20 = 103642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