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医生不建议拔智齿,通常是基于智齿本身的生长情况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来考虑的,具体如下:
- 智齿生长情况良好
- 位置正且能正常萌出:智齿生长方向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没有受到周围牙齿或牙槽骨的阻碍,不会出现倾斜、埋伏等异常情况。
- 无炎症和龋坏: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本身也没有龋坏,周围的牙龈组织健康,没有红肿、出血等炎症表现,牙齿表面光滑,没有蛀牙形成。
- 有正常咬合关系:智齿的对颌牙齿也正常,上下智齿能够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在咀嚼过程中可以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帮助研磨食物,维持口腔正常的咀嚼效率。
- 患者全身状况不佳
- 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患者本身患有比较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如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会加重拔智齿的风险,例如心脏病患者可能在拔智齿过程中诱发心梗;糖尿病患者抗感染能力差,术后容易出现感染,且伤口愈合困难;高血压患者可能因拔牙过程中的紧张、疼痛等刺激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引发心脑血管意外。
- 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女性处于月经期、妊娠期等特殊生理时期,也不建议拔智齿。月经期女性身体的凝血功能会发生变化,拔牙后容易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且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加;妊娠期女性拔牙可能会因疼痛、紧张等刺激引发宫缩,导致流产或早产等不良后果,尤其是怀孕前 3 个月和后 3 个月,风险更高。
- 长期服用特殊药物: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拔牙后有出血的风险,因为抗凝药会抑制血液的凝固过程,导致创口难以止血;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机体应激反应能力及抵抗力均降低,拔牙后容易发生感染,且伤口愈合缓慢。
不过,如果智齿出现阻生、龋坏、侵犯邻牙、反复发炎疼痛、没有对咬牙等情况,一般建议拔除。因此,智齿是否需要拔除,需要患者前往正规医院口腔科,让专业医生通过口腔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智齿的具体情况后给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