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结果,以下是关于2023年卫生部或相关机构对外来药物注射的规定和管理要求:
1. 总体原则
外来药物(即患者自备药品或外购药品)在医疗机构内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以确保用药安全。原则上,医疗机构不允许使用患者自带的药物,但在特殊情况下,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2. 适用范围
- 外带药品:指患者在院外购买并带入医疗机构的药品。
- 外配药物:指在一家医疗机构配制的药物,需到另一家医疗机构注射或输液。
3. 具体要求
(1)外带药品的使用条件
- 特殊情况:如病情危急且医院内无替代药品,或患者已在外院使用过该药物并确认安全。
- 材料要求:患者需提供以下材料:
- 外带药品的说明书;
- 医疗机构的处方或注射单;
- 药品购置发票;
- 原医疗机构病历。
- 医生审批:医生需审核药品的适用性,并在确认安全后重新开具医嘱。
(2)外配药物的使用条件
- 来源要求:药物需由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具,并附带完整的病历和注射卡。
- 首次注射:原则上,首次注射需在开具药物的医疗机构完成。
- 特殊药物限制:
-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
- 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如疫苗、抗毒素、人血白蛋白等);
- 抗癌药物(如氟尿嘧啶、帕姆单抗等);
- 需要做皮试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
4. 不予使用的情况
- 药物质量存疑:药品包装破损、标示不清、过期或无批准文号。
- 非正规渠道来源:如从药店、二级以下医疗机构购买的药品。
- 中成药注射剂:如红花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
- 孕妇及传染病急性期患者:特殊情况下需提供医疗证明。
5. 管理规范
- 知情同意书:患者需签署《自备药品使用知情同意书》,明确用药风险。
- 审批流程:医生需填写《外购药品使用申请表》,经科主任或医务科审批后,方可开具医嘱。
- 用药指导:医疗机构需对患者进行用药安全指导,如避光、冷藏存储要求。
6. 参考来源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或具体政策文件,请告知,我可以为您提供进一步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