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公安厅近年来针对工程领域的围标串标问题开展了专项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相关情况的详细介绍:
1. 行动背景与目标
海南省公安厅此次专项行动旨在严厉打击工程领域串通投标违法犯罪行为,以促进市场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该问题,多次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公安机关与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形成治理合力。
2. 行动措施与成效
(1)周密部署
海南省公安厅成立了由副厅长任组长的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了职责任务。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层层发动,参照省厅模式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确保行动有序推进。
(2)线索征集与社会宣传
省公安厅于2023年2月23日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工程领域串通投标违法犯罪的通告》,公布举报信箱和电话,广泛征集违法犯罪线索。同时,通过媒体平台发布通告,发动全社会参与监督和举报。
(3)案件侦破与成果
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23年7月31日:
- 共受理核查线索243条,立案侦办案件158起;
- 抓获犯罪嫌疑人169人,移送审查起诉案件85起;
- 成功破获包括洋浦小铲滩码头扩建等系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和网上在逃人员1名。
东方、陵水等地公安机关也侦破了一批相关案件,进一步净化了市场环境。
3. 制度创新与技术应用
为从源头上减少围标串标行为,海南省还创新性地推行“机器管招投标”模式。截至2023年8月,已有52个工程建设项目实现了“机器管”,并实现零投诉。这一模式通过科技手段排除人为干扰,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自2023年9月1日起将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
4. 法律依据与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3条,围标串标行为若情节严重,可能构成串通投标罪,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及罚金等法律处罚。公安机关将继续强化执法力度,依法追责,维护市场秩序。
5. 总结
海南省公安厅的专项行动通过多部门协作、科技赋能和社会监督,有效遏制了围标串标行为,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强大要案侦办,推动专项行动圆满收官,同时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手段持续优化市场环境。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参考海南省公安厅发布的通告和相关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