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职工的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入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统筹基金,而非由原工作单位承担。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资金是由当地的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照一定的标准定期划入的。这一做法符合国家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相关指导意见,旨在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6问6答》,对于缴够年限的退休职工而言,他们无需再缴纳医疗保险费,但每个月仍然会有个人账户资金划入,这部分资金来源于当前在职职工所在单位为在职职工缴纳的保费。这意味着退休人员不再依赖于原单位,而是依靠整个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支持来获得医疗保障。
各地对于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的划入标准有所不同。例如,在北京,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划入标准是固定的,70岁以下的退休人员每月划入100元,而70岁以上的则划入110元。而在其他一些城市,如南京,退休职工的医保卡个人账户返款金额可能是定额的230元。在深圳,退休人员每月的医保返款金额可能会达到约250元,并且这笔款项可能包括了季度利息、免费划入的医保费以及体检补助等不同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医保政策的调整,退休人员个人账户的划入比例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比如,《广东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办法》中提到,退休人员个人账户月划入额度为2021年各地市基本养老金月平均金额的2.8%,这表明部分地区的划入标准正在逐步向基于当地平均养老金水平的比例转变。
因此,退休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每月入账的具体金额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均养老金水平、地方政策规定等。为了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建议直接咨询当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查阅最新的官方公告。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国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所有参保人都能享受到公平合理的医疗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