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瑞白(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了解其具体用法对于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用法和用量
基本用法
- 皮下注射:新瑞白应在每个化疗周期抗肿瘤药物给药结束后皮下注射。
- 固定剂量:推荐使用剂量为一次注射固定剂量6mg。
- 个体化治疗:也可按患者体重,以100μg/kg进行个体化治疗。
使用时机
- 化疗后48小时:应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小时内使用新瑞白。
- 避免在化疗前使用:请勿在使用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前14天到化疗后24小时内注射。
注意事项
使用前检查
- 溶液澄清度:注射前应检查新瑞白溶液是否澄清透明,如果有悬浮物质产生或变色,不得继续使用。
- 禁忌症:对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及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其他制剂过敏者禁用。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者禁用。
使用期间监测
- 血常规监测:使用新瑞白过程中应注意血常规的监测,特别是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
- 过敏反应:如使用新瑞白出现过敏症状或疑似过敏症状,需对症治疗,如重复使用新瑞白后过敏症状仍出现,建议不再使用新瑞白。
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 肌肉骨骼系统:骨骼肌肉痛;。
- 消化系统:便秘、恶心、呕吐、腹泻、纳差。
- 其他系统:乏力、发热、头晕、失眠、心率及心律紊乱。
严重不良反应
- 脾破裂:使用新瑞白后可能发生脾破裂,可为致命性。若患者在使用新瑞白后左上腹或肩部疼痛应警惕并及时评估是否发生了脾肿大或脾破裂。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使用新瑞白的患者可能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若患者在使用新瑞白后出现发热、肺浸润或呼吸窘迫,应马上就诊确定其是否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新瑞白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守医嘱,注意使用时机、剂量和监测血常规。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肌肉骨骼和消化系统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如脾破裂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需要特别注意。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考虑停止使用新瑞白。
新瑞白是什么药物
新瑞白(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PEG-rhG-CSF)是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长效药物。
药物特点
- 半衰期:新瑞白的半衰期长达46至62小时,每个治疗周期仅需注射一次,大大提高了患者的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 适应症:适用于非髓性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易引起临床上显著的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骨髓抑制性抗癌药物治疗时,降低以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为表现的感染的发生率。
用法用量
- 推荐剂量:每个化疗周期抗肿瘤药物给药结束后皮下注射,推荐使用剂量为一次注射固定剂量6mg,或按患者体重以100μg/kg进行个体化治疗。
不良反应
- 常见不良反应:骨骼肌肉痛、便秘、恶心、呕吐、腹泻、乏力、发热、头晕、失眠、心律不齐、过敏反应等。
- 罕见不良反应:脾破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过敏反应、镰状细胞疾病、刺激肿瘤恶性细胞生长等。
注意事项
- 应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48小时使用,且不应在使用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前14天到化疗后24小时内注射。
- 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血常规的监测,特别是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
- 如出现过敏症状或疑似过敏症状,需对症治疗,如重复使用后过敏症状仍出现,建议不再使用。
新瑞白的副作用有哪些
新瑞白(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尽管它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也可能伴随一些副作用。以下是新瑞白的主要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
- 肌肉骨骼系统异常:可能出现肌肉酸痛、骨痛、腰痛、胸痛等症状。
- 消化系统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肝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
- 其他常见反应:包括发热、乏力、头晕、失眠、心率及心律紊乱等。
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
- 脾破裂:使用新瑞白后可能发生脾破裂,这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并发症。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
- 严重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低血压等,需立即停药并进行抗过敏治疗。
- 刺激肿瘤恶性细胞生长:在某些情况下,新瑞白可能刺激肿瘤细胞的生长。
新瑞白的使用禁忌
新瑞白(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的使用禁忌包括:
-
过敏者禁用:对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及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其他制剂过敏的患者禁用。
-
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禁用:患有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的患者禁用。
-
特定人群慎用:不推荐用于婴儿、儿童和体重低于45kg的发育期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