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分析的国标现行标准为 GB/T 2001-2013《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该标准由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自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以下是主要信息总结:
一、标准修订背景与意义
该标准在GB/T 2001-1991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优化了试验方法、仪器设备要求及结果计算方式,提升了检测精度和可靠性,是焦炭质量评价的权威依据。
二、主要适用范围
适用于焦炭工业分析中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等指标的测定,涵盖采样、制样、仪器设备、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等全流程。
三、核心内容要点
-
水分测定
通过干燥箱干燥试样至质量恒定,依据质量损失计算水分含量,需控制干燥温度在170~180℃。
-
灰分与挥发分
灰分通过高温灼烧试样残留物测定,挥发分则通过隔绝空气高温分解试样计算得出。
-
固定碳
固定碳含量通过质量差法计算,即100%减去水分、灰分、挥发分后的剩余部分。
-
仪器设备要求
- 干燥箱需具备自动调温功能,温度控制在170~180℃,容量约300mm×200mm×20mm。
四、引用标准
包括GB 1997《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GB 6707《焦化产品测定方法通则》及GB 9977《焦化产品术语》等。
五、标准优势
-
国际化接轨 :采用国际通用的分析流程,便于与国际市场接轨;
-
操作规范 :详细规范试验步骤,确保结果重复性和准确性;
-
结果验证 :提供精确的计算方法和精密度要求,便于质量追溯。
建议在进行焦炭分析时,优先采用该标准,并确保仪器设备定期校准,以保证检测数据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