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的社保缴费明细已经公布,涵盖了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比例及金额。以下是详细的缴费明细和相关信息。
社保缴费基数和比例
缴费基数上下限
- 缴费基数上限:2025年江苏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工资基数上限为24,396元。
- 缴费基数下限:缴费工资基数下限为4,879元。这一标准适用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缴费比例
- 养老保险:公司缴纳16%,个人缴纳8%。
- 医疗保险:公司缴纳6.5%(或根据标准调整后的比例),个人缴纳2%。
- 失业保险:公司和个人各缴纳0.5%。
- 生育保险:公司缴纳0.8%,个人无需缴纳。
- 工伤保险:公司缴纳比例根据行业风险等级确定,个人无需缴纳。
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情况
养老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范围为4,879元至24,396元,缴费比例为20%,其中12%进入个人账户,8%进入统筹账户。
医疗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月缴费基数为4,879元,缴费比例为8%,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基金每人每月5元。
总缴费金额
以最低缴费基数4,879元计算,灵活就业人员每月的养老保险缴费金额为975.8元,医疗保险缴费金额为390.32元,总计1,366.12元/月(不含大病)。
用人单位的缴费情况
养老保险
公司缴纳比例为16%,个人缴纳比例为8%。
医疗保险
公司缴纳比例为6.5%(或根据标准调整后的比例),个人缴纳比例为2%。
失业保险
公司和个人各缴纳0.5%。
生育保险
公司缴纳比例为0.8%,个人无需缴纳。
工伤保险
公司缴纳比例根据行业风险等级确定,个人无需缴纳。
缴费方式
线上缴费
可以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搜索“江苏税务社保缴纳”小程序进行缴费。具体步骤包括选择缴费档次并完成支付。
银行柜面缴费
前往东台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税务部门合作商业银行网点进行缴费。
现场缴费
通过税务局委托的社区(村)代征点使用社保专用POS机进行缴费。
家庭共济缴费
通过“江苏医保云APP”进行家庭成员共济绑定后,为家庭成员缴纳社保费用。
2025年江苏省的社保缴费明细已经详细列出,涵盖了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比例及金额。灵活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需根据不同的缴费比例和基数进行缴费,缴费方式多样,包括线上、银行柜面、现场和家庭共济等。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个人和企业更好地规划和管理社保费用。
2025年江苏保险的缴费方式有哪些?
2025年江苏省的保险缴费方式主要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以下是具体的缴费方式:
线上缴费方式
-
微信小程序“江苏税务社保缴纳”:
- 打开微信,搜索并进入“江苏税务社保缴纳”小程序。
- 完成手机号绑定和实名认证。
- 点击“我要缴费”,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选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确认参保信息无误后,选择缴费年度为“2025年”,核对缴费金额,点击“提交”并选择支付方式完成支付。
-
支付宝小程序“江苏税务社保缴纳”:
- 打开支付宝,搜索并进入“江苏税务社保缴纳”小程序。
- 选择“城乡居民医保缴费”。
- 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包括缴费人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 选择缴费年度为“2025年”,核对缴费金额,点击“确认缴费”并选择支付方式完成支付。
-
江苏医保云APP:
- 下载并打开“江苏医保云”APP。
- 在“我要办”中选择“家庭共济”并完成账户绑定。
- 在“账户缴费”中选择需要缴费的共济人,确认缴费信息并完成支付。
-
银行APP缴费:
- 下载并登录银行APP(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搜索“社保缴费”功能。
- 按照提示输入个人信息和缴费信息,完成支付。
线下缴费方式
-
银行代扣:
- 在银行办理社保代扣业务,每月自动从银行账户中扣除社保费用。
-
现场缴费:
- 携带身份证和银行卡,前往当地社保中心或指定的银行网点进行现场缴费。
-
办税e站:
- 携带身份证就近到各“办税e站”,有工作人员辅导微信或支付宝缴费。
江苏保险2025年的缴费期限是多久?
江苏省2025年的保险缴费期限因险种和参保人群而异,以下是主要的缴费时间安排:
-
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费年度缴费工资申报:2025年1月11日至3月25日。
-
个体工商户社保费批扣:每月的批扣时间可能有所不同,3月份为3月20日至24日。
-
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批量扣款:每月的批量扣款日为20日和27日,灵活就业人员需在每月的20日或27日前确保账户余额充足。
-
2025年度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集中缴费期:2025年3月31日结束。
-
2025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集中缴费期:2024年11月1日至12月25日。
2025年江苏保险的缴费基数是多少?
根据最新的政策规定,2025年江苏省的社保缴费基数如下:
- 缴费基数上限:24396元/月
- 缴费基数下限:4879元/月
这些标准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待2024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确定后,相关部门将发布2025年度的最终标准并进行补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