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退休新规,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及养老金政策进行了以下调整:
一、法定退休年龄调整
-
男职工
原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逐步延迟至 63周岁 ,分阶段实施:
-
2025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60周岁退休仍可正常领取养老金,但缴费年限需满15年;
-
2028年1月1日-2032年12月31日:延迟至61周岁;
-
2033年1月1日-2037年12月31日:延迟至62周岁;
-
2038年1月1日起:逐步延迟至63周岁。
-
-
女职工
-
原50周岁退休的女职工延迟至 55周岁 ;
-
原55周岁退休的女干部延迟至 58周岁 ;
-
具体年龄根据出生月份计算(例如1975年1-2月出生为50岁零1个月,1984年11月出生为55岁)。
-
二、弹性退休制度
-
提前退休 :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若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可自愿选择提前退休,但需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超过3年,且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
-
延迟退休 :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可延迟退休,最长期限3年,需提前1个月书面确认。
三、养老金缴费年限延长
- 从2030年1月1日起,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至 20年 ,每年增加6个月。
四、其他重要调整
-
养老金计发基数统一 :2025年1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轨,养老金计算标准统一。
-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等特殊工种的职工,仍可按原退休年龄退休。
-
养老金申领管理 :新增手机认证等便捷方式,加强防冒领措施。
五、影响与建议
-
对个人的影响 :延迟退休可能延长缴费年限,但退休年龄后领取的养老金可能降低;弹性退休制度提供自主选择权。
-
建议 :职工可根据健康状况、职业规划及养老金预期,选择提前或延迟退休,并关注缴费年限与养老金的匹配关系。
以上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逐步实施,建议关注当地社保部门发布的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