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级市,别称黑油山,以石油命名,是重要石油石化基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辖四区,常住人口约48.9万,气候温带大陆性,经济发达,人均GDP高。
克拉玛依市基本情况
地理位置与区划:
- 克拉玛依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地处东经84°44’ ~ 86°1’,北纬44°7’ ~ 46°8’之间。
- 下辖克拉玛依、独山子、白碱滩、乌尔禾四个行政区,总面积7333.58平方千米。
人口与民族:
- 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48.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8.4万人,主要民族为汉族,另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少数民族。
气候特点:
- 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寒暑差异悬殊,干燥少雨,春秋季风多,冬夏温差大,积雪薄,蒸发快,冻土深。
历史沿革与发展
历史背景:
- 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汉神爵二年(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建立西域都护府,克拉玛依市境归其统辖。此后克拉玛依地区归中国历代多个政权统辖。
石油工业发展:
- 1955年,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诞生。
- 1956年,克拉玛依油田进入大规模开发和建设时期。
- 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克拉玛依市(县级市)。
- 此后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1990年1月8日,克拉玛依市恢复为设区的地级市。
经济发展:
- 拥有完整的石油石化工业产业链,是中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新疆重点建设的新型工业化城市。
- 2024年,克拉玛依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7.0亿元,比上年增长4.0%,人均GDP高,经济发达。
自然景观与文化旅游
自然景观:
- 拥有戈壁滩地貌、玛依格勒森林公园等自然景观。
- 引额济克工程将额尔齐斯河水引入克拉玛依,形成穿城河,增添了城市风光。
文化旅游:
- 克拉玛依市是一座因石油而兴起的城市,具有独特的石油工业文化。
-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强生态建设,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