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税于2006年1月1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取消,而提留款在2002年全国农村税费改革时被取消。取消农业税和提留款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标志着国家对农民负担的减轻。
农业税的取消
- 取消主体:农业税的取消是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2005年12月29日,该委员会第19次会议经表决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
- 取消意义:农业税的取消是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决策标志着在我国沿袭两千多年之久的传统税收的终结。
提留款的取消
- 取消时间:提留款,通常指的是农村提留款,包括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提留和五项乡镇统筹,在2002年全国农村税费改革时被取消。
- 改革背景:在税费改革前,农民需要承担包括提留款在内的多种费用,这些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提出了对现行农村税费制度进行改革。
取消过程与影响
- 多方努力:取消农业税和提留款的过程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以及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体现了国家对农民利益的关注和保护。
- 积极影响:取消农业税和提留款有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时,这些改革也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使乡村干部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农业税取消的关键信息
项目 | 描述 | 时间 | 相关政策/事件 |
---|---|---|---|
农业税取消决定 | 正式决定取消农业税 | 2005年 |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 |
农业税取消时间 | 农业税全面取消 | 2006年1月1日 | 全国范围内正式停止征收农业税 |
经济背景 | 农业税在全国税收中占比 | 逐渐减小 | 随着经济发展,工商业成为税收主要来源 |
社会意义 | 对农民的影响 | 减轻负担 | 提高农民收入,激发种粮积极性 |
深远影响 | 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 积极推动 | 促进农业生产投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
农业税取消后的相关政策与发展
政策/发展领域 | 具体措施 | 目标与影响 | 相关文件/事件 |
---|---|---|---|
农村税费改革 | 减轻农民税费负担 |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国务院发布相关文件 |
新农村建设 | 增加农业生产投入 |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 中央一号文件等 |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 | 加快覆盖步伐 | 实现基层政权运转、农村义务教育等政府投入为主 | 财政部相关政策 |
农业补贴政策 | 实施种粮补贴等 | 激励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 | 农业部、财政部相关政策 |
城乡税制统一 | 推进税制改革 | 促进城乡税制公平,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 税制改革相关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