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主要包括哥特式弓描记法、直接咬合法(包括卷舌后舔法、吞咽咬合法、后牙咬合法)以及肌肉疲劳法和诱导后退法等。
一、哥特式弓描记法
- 描述:哥特式弓描记法是一种客观观察下颌后退程度的方法,包括口外描记法和口内描记法。口外描记法装置安装在托前端,如托不稳易影响描记结果;口内描记法装置稳定,但舌体增大者、老人、残疾人可能感到不适。
- 操作:口外描记法时,上下托前方各装以约2mm长的柄,上颌的柄端有一与之垂直的描记针,下颌柄上有一与针相对的描记板。下颌前伸、侧向运动时,描记针会在描记板上描绘出图形,顶点即下颌正中关系位。
二、直接咬合法
- 卷舌后舔法:患者将舌尖卷向后上舔抵上托后缘处的蜡球,利用舌肌牵拉下颌回到生理后位。
- 吞咽咬合法:患者吞咽唾液的同时咬合,升颌肌有固定下颌于正中关系位的作用。
- 后牙咬合法:患者有意识地咬双侧磨牙区,颞肌、咬肌、翼内肌同时收缩,牵引下颌向后上方移动到生理后位。
三、其他方法
- 肌肉疲劳法:患者端坐、肌放松,反复做自然开闭口运动,重复次数最多的位置即为最佳建颌位。
- 诱导后退法:患者下颌放松,术者用手置于患者颏部,轻轻加力推下颌后退。
全口义齿水平颌位关系确定方法
方法名称 | 描述 | 适用场景 | 技术特点 |
---|---|---|---|
息止位垂直距离法 | 利用息止位时面下1/3距离减去息止间隙 | 全口义齿制作初期颌位关系确定 | 简单、易操作 |
面部外形观察法 | 观察面部外形,尤其是唇部和口裂的形态 | 天然牙列存在且咬在正中位时 | 依赖临床经验,主观性较强 |
直接咬合法 | 患者直接咬合记录材料以确定颌位关系 | 需要患者配合,适用于咬合稳定的患者 | 直接、准确,但受患者主观因素影响 |
卷舌后舔法 | 患者张小口,舌尖卷起后舔上腭后部以确定颌位 | 适用于下颌后退接触位较难确定的患者 | 需要患者配合,技巧性较强 |
数字化技术 | 利用CAD/CAM、3D扫描和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 | 需要高精度设备和软件支持 | 精准、高效,适用于复杂病例 |
全口义齿颌位关系类型与应用
颌位关系类型 | 描述 | 临床应用 | 重要性 |
---|---|---|---|
牙尖交错位 | 正中合位,上下颌牙齿最广泛接触的位置 | 日常咀嚼、说话等功能活动 | 维持咬合稳定的关键 |
后退接触位 | 下颌生理性的最后位,肌收缩获得 | 全口义齿制作中颌位关系记录 | 确定颌位关系的重要参考 |
下颌姿势位 | 下颌休息时的位置,肌肉处于最松弛状态 | 分析下颌运动、评估颞下颌关节功能 | 了解下颌生理状态的基础 |
数字化颌位关系 | 利用数字化技术记录的颌位关系 | 简化治疗流程,提高精准度 | 现代口腔医学的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