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涉及地理范围和行政概念两个维度,具体如下:
一、地理位置
-
自然地理特征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北部,地处阿尔泰山南麓,额尔齐斯河北岸,地形由北向西南递降,涵盖山区、丘陵和平原区,总面积约11.8万平方公里。
-
行政区划
-
县级市 :阿勒泰市(2020年人口22.3万,下辖3镇、7乡、3办事处)。
-
地区范围 :包括阿勒泰市及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富蕴县、青河县、福海县6个县,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
-
二、名称含义
- 蒙古语起源 :意为“金山”(蒙古语:Алтай,突厥语:алтай),因阿尔泰山蕴藏黄金得名,清代称其为“天山北路名山之冠”。
三、历史与文化
-
历史地位 :古代是蒙古族游牧地,曾是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多民族文化交融。
-
现代特色 :是新疆北疆“水塔”,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兼具生态多样性与经济潜力。
四、行政区划调整
- 清末曾因地理隔离蒙古与哈萨克,1949年后逐步恢复联系,现成为连接中国与北亚的重要枢纽。
综上,阿勒泰既指新疆北部具体的地级市及其辖区,也代表这一区域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