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施工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方面。这些标准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环保。以下是对这些标准的详细介绍。
施工准备
地质勘察
地质勘察是露天矿山施工的基础环节,要求勘察单位对矿区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细致的勘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勘察报告需准确反映矿区的地质特征,为矿山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勘察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矿山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的成功与否。详细的地质数据可以帮助设计单位制定更为科学的开采方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设计与审批
设计单位需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矿山总体设计、开采工艺设计、安全设计、环境保护设计等。设计文件应包含设计说明书、图纸、计算书等,并需经过专家评审,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设计与审批环节确保了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保障了施工的安全和效率。
施工工艺
穿孔与爆破
穿孔工作是露天矿山开采的首要工序,主要采用潜孔钻机和牙轮钻机。爆破工作包括浅孔爆破、深孔爆破、硐室爆破和多排孔微差爆破等方法。爆破前需进行严格的警戒和清场,确保爆破效果和安全。
科学合理的穿孔和爆破工艺可以提高矿石开采效率,减少爆破对周边环境和设备的破坏,保障施工的安全和效率。
采装与运输
采装作业是使用装载机械将矿岩直接从地下或爆堆中挖掘出来,并装入运输机械的车厢内或直接卸到指定的地点。主要采装设备包括挖掘机、索斗铲、液压铲和轮胎式前装机。运输方式包括汽车运输、铁路运输、胶带运输、斜坡箕斗提升运输以及联合运输方式。
高效的采装与运输系统可以减少矿石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和延误,提高整体开采效率,降低成本。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
露天矿山需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涵盖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应急预案、安全操作规程等。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矿山需配备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事故发生。
作业环境安全
作业环境安全包括对作业环境的安全性要求,如确保作业环境的整洁、通风良好、照明充足等。安全的环境可以减少事故发生,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良好的作业环境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企业应重视作业环境的改善和管理。
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包括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施工单位需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还需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环保管理
露天矿山施工需严格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确保矿山建设过程中不造成环境污染。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粉尘、噪音、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确保施工活动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环保管理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保障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应重视环保管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可持续发展。
露天矿山施工标准涵盖了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标准确保了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环保。企业应严格遵守这些标准,确保施工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保障矿山开采的安全和效率。
露天矿山施工的环保要求有哪些
露天矿山施工的环保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环境保护设计:
- 环境保护设计应按照国家有关建设工程环境保护设计程序进行。
- 应采用能耗小、资源利用率高、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
- 机电设备修理设施不得选用污染严重和浪费大量资源的落后设备,不得采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产品。
-
污染防治:
- 空气污染防治:除锈等散发粉尘的作业区应设置排尘除尘设施,采用干式除尘器或湿式除尘器,并配置相应的废水处理设施。焊接工段应配套设置焊烟收集和净化装置,喷涂作业产生的漆雾应设净化处理装置。发动机和机械部件总成修理车间的尾气应设置净化装置。各通风系统向室外排放的排气筒高度不得低于15米,污染物排放浓度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 水污染物防治:洗车废水、零部件清洗等含有油类、酸碱和其他污染物的废水应单独设置预处理系统,达到相关排放要求后再汇入厂区和露天煤矿排水管网。生活污水和预处理达标的工业废水宜进入露天煤矿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厂内污、废水处理宜达到回用水要求,并宜设回用水系统。
- 固体废弃物处置:应对废有机溶剂、废矿物油、废酸碱、涂料废物、金属切削边角料等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堆存,并采取相应回收、处置或综合利用措施。厂区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后,应与露天煤矿生活垃圾合并处置。
-
地质灾害防护:
- 严格按照设计进行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及时清理边坡危岩和浮石,修正过大的边坡角,防止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 临时排土场堆积过程中,及时进行削坡压脚处理,防止引发地质灾害。
-
废水处理:
- 采用分类、分级处理方式实现废水循环利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新水使用率。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专门的废水处理系统,或将废水接入当地市政、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管网。
-
粉尘治理:
- 采石场整体粉尘污染防治通过布置开拓道路和溜井位置、优化开采程序,采用节能环保爆破技术,减少爆破起尘,定期洒水抑尘降尘。
- 尘源点粉尘防治根据不同尘源点的扬尘特点及扬尘量配套相应除尘系统,对粉尘进行治理。
-
噪声控制:
- 在设备基础安装时应用先进技术进行防振减噪及隔声,并加强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 在爆破噪声控制时,可采用多段爆破,减少每一段的装药量,减少爆破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
- 在破碎过程,车间应采用全封闭技术,使各类噪声级较高设备均集中在封闭厂房内,并对职工操作室等设置隔音间。
-
生态修复:
- 施工结束后及时清理场地和植被恢复,合理进行施工布置,减小和有效控制对施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露天矿山施工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露天矿山施工的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 明确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明确。
- 完善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安全办公会议等规章制度。
- 岗位规程: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各岗位的操作规程。
2. 严格教育培训
- 定期培训: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特别是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安全培训。
- 特种作业:矿长、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3. 加强爆破管理
- 警示标志:在露天矿边界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入。
- 警戒线:爆破作业必须设立警戒线,爆破安全允许距离最低不小于200米。
- 避炮设施:爆破现场必须设置坚固的人员避炮设施,并在爆破前后进行安全检查。
4. 完善防洪系统
- 防排洪工程:按照设计建设防排洪工程,确保排土场上游有截洪沟,下游有拦挡坝,并留排水孔。
- 滑坡防治:有滑坡可能的和深凹露天采场必须设置防洪、排洪设施及设备。
5. 做好防尘工作
- 湿式凿岩:采用湿式凿岩方法,禁止打干眼。
- 喷雾降尘:爆破后和铲装时,对爆堆进行喷雾降尘;汽车运输道路要经常洒水抑尘或喷洒抑尘剂。
- 除尘设备:破碎口和振动筛应实施喷雾降尘,必要时应设置除尘设备。
6. 强化日常检查
- 隐患排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 边坡监测:对高陡边坡进行定期监测,发现裂变、滚石等征兆时立即撤人。
7. 机械设备管理
- 设备检查: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 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8. 应急管理
- 应急预案:制定自然灾害引发矿山事故灾难的现场处置方案,确保在橙色、红色天气预警时立即停产撤人。
-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露天矿山施工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露天矿山施工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穿孔:使用潜孔钻机或牙轮钻机等设备在矿体上钻凿炮孔,为后续的爆破工作提供装药空间。穿孔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工序的效率。
-
爆破:在钻好的炮孔中装入炸药,进行爆破作业,将矿石和岩石破碎成适合采装的大小。爆破方法包括浅孔爆破、深孔爆破、多排孔微差爆破等。
-
采装:使用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将爆破后的矿石或岩石装入运输工具,如自卸汽车或输送带。
-
运输:将装好的矿石或岩石运送到指定的堆场或加工地点。运输方式包括汽车运输、铁路运输、胶带运输等。
-
排岩:将剥离的表土和废石运输到废石场进行排弃。排岩工艺包括公路运输排岩、铁路运输排岩、胶带运输排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