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的户籍代码是用于标识个人户籍所在地的一组数字代码。了解聊城户籍代码的具体含义、查询方法和作用,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编码。
聊城户籍代码的含义
行政区划代码的组成
- 前两位:表示省份代码,山东省的省份代码是37。
- 第三、四位:表示市级代码,聊城市的代码是15。
- 第五、六位:表示区县级代码,聊城市的各个区县的代码不同,例如茌平区的代码曾经是371523,现已变更为371503。
身份证编码的组成
- 前17位:包括户籍代码、出生年月日、顺序码和校验码。例如,371500 ABCD EF GH IJK L,其中371500是户籍代码,ABCD是出生年,EF是出生月,GH是出生日,IJK是顺序码,L是校验码。
- 第18位:表示性别代码,奇数为男性,偶数为女性。
聊城户籍代码的查询方法
在线查询
- 使用身份证号码查询:可以在电脑上打开浏览器,搜索“国内身份证号码查询归属地验证”,进入相关网页后输入身份证号码进行查询。
- 使用民政部网站:登录民政部的官方网站,按照网站索引对户籍代码进行查询。
线下查询
- 到派出所查询: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到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请工作人员帮忙查询户籍代码。
聊城户籍代码的作用
在身份证号码中的应用
- 获取户籍所在地信息:户籍代码可以精确到区县级行政区划,通过户籍代码可以获取证件持有人的户籍所在地信息。
在公共服务中的应用
- 人口分布和社会需求:政府可以通过户籍代码了解居民的人口分布、流动情况和社会需求,为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
- 教育、医疗、社保:户籍代码用于确定居民的就学、就医和社保待遇所在地,提供更方便、精准的服务。
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
- 人口管理和社会治安:户籍代码可以用于确定居民的法律居住地,对居住地范围内的人口流动进行控制和管理,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
聊城的户籍代码是3715开头,具体格式为371500 ABCD EF GH IJK L,其中371500是地区编码,ABCD是出生年,EF是出生月,GH是出生日,IJK是顺序码,L是校验码。户籍代码在身份证号码、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都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在线查询或到派出所查询户籍代码。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户籍代码。
山东聊城户籍代码是多少?
山东聊城的户籍代码是371500。
根据国家标准GB/T 2260-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37”代表山东省,第三位“1”代表聊城市,第四至第六位“500”代表聊城市本身。
聊城户籍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
聊城户籍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因不同情况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的详细说明:
1. 购房落户
办理流程:
- 实行“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站办结”。
- 拟落户地公安派出所户籍窗口当场受理。
- 材料齐全、形式正当的即来即办,一次办结准迁手续。
所需材料:
- 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 房屋产权证,或不动产权证,或房管部门出具的房屋登记信息材料。
- 随迁人员亲属关系材料。
2. 干部、工人调动户口迁移
办理流程:
- 填写《市县外迁入申请表》。
- 到拟迁入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户口迁移。
- 上报县市公安局、分局,公安机关审批。
所需材料:
- 组织、人事或劳动部门的调动函。
- 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
- 居民户口簿或户籍证明。
- 结婚证(仅限于夫妻分居调动或家属子女随迁)。
3. “三投靠”人员落户
办理流程:
- 填写《市县外迁入申请表》。
- 到拟迁入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户口迁移。
- 上报县市公安局、分局,公安机关审批。
所需材料:
- 居民户口簿。
- 夫妻投靠出具结婚证。
- 子女投靠父母、父母投靠子女出具父母和子女关系证明。
- 被投靠方提供合法固定住所证明。
4. 军人转业和复员异地安置落户
办理流程:
- 填写《市县外迁入申请表》。
- 到拟迁入地公安派出所申请户口迁移。
- 上报县市公安局、分局,公安机关审批。
所需材料:
- 转业军官通知书、接收安置转业士官通知书、复员退伍军人入户介绍信等。
- 军人公民身份号码登记表或军人居民身份证。
- 居民户口簿(仅限于夫妻一方或父母已在安置地落常住户口的)。
- 结婚证(仅限于夫妻投靠)。
- 父母子女关系证明。
5. 人才落户
办理流程:
- 选择落户地。
- 准备所需材料。
- 带上材料到落户地公安办证中心申请办理。
所需材料(学历落户):
- 毕业证书(若遗失,提供毕业证明书)。
- 申请人居民户口簿(户籍保留在校的提供迁移证)和居民身份证。
- 《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无权证的提供备案购房合同或房产信息摘要)。
- 落户地居民户口簿(落户地已登记有户口的提供)。
- 亲属关系证明(落户直系亲属住房的提供)。
所需材料(技能人才落户):
- 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具的《聊城市技能人才入户联系函》。
- 申请人居民户口簿(户籍保留在校的提供迁移证)和居民身份证。
聊城户籍迁移政策及其影响
聊城户籍迁移政策近年来经历了多项改革,旨在促进人口流动、优化人口结构,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下是聊城户籍迁移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户籍迁移政策的主要内容
-
放宽落户条件:
- 取消了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落户年限限制,全面放开市域户口限制。
- 在聊城市市区、茌平区城区、临清市市区、县政府驻地和其他建制镇范围内,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或合法稳定就业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 持有购房合同的住户,按照预定交房日期半年以内的,可以预先办理迁移落户。
- 租住成套商品住房申请登记落户的,只需提供相关租赁和权属证明。
-
简化落户程序:
- 实行户口网上迁移、居民身份证异地申领、身份证相片“满意拍”等便民措施。
- 户口迁移适用于县(市区)外干部、工人调动、购房、投资、“三投靠”、军人转业和复员异地安置落户、随军家属落户等,市内跨县(市区)户口迁移也实行网上办理,由迁入地派出所一站式办结。
-
人才引进政策:
- 大中专院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以及各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急需引进的人才等,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机构正式录(聘)用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可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 高级人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凭相关证书可在全市各县(市、区)人才市场集体户申请落户。
-
亲情化落户:
- 将亲属关系的范围由原来的直系亲属放宽至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 投靠人可凭近亲属关系证明材料,申请办理投靠落户。
-
入乡返乡落户渠道:
- 返乡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复退转军人入乡返乡就业创业的,可在就业创业地落户。
- 拥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基本生活基础的进城落户农村人口回原籍农村经常居住的,可自愿将户口迁回原籍。
户籍迁移政策的影响
-
促进人口流动和城镇化:
- 放宽落户条件简化了落户程序,吸引了更多外来人口在聊城落户,促进了人口流动和城镇化进程。
- 2016年,聊城市户籍总人口增加101850人,城镇人口增加70518人,显示出户籍政策改革的积极效果。
-
推动经济发展:
- 通过吸引人才和劳动力,聊城能够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数据表明,户籍政策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
-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 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保障了进城人口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益。
- 通过实施多元混合资助体系和建立救助机制,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教育机会。
-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放宽入乡返乡落户渠道,允许农村人口自愿将户口迁回原籍,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资源共享。
- 这一政策有助于缓解农村空心化问题,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