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牙市场中,偶尔会看到 “300 元一颗” 这样极具吸引力的宣传。然而,对这类超低价种植牙需谨慎看待,以下从不同方面来分析和评价:
- 价格合理性存疑:从成本角度来看,种植牙包含种植体、基台、牙冠以及医疗服务费等多项费用。一般来说,即使在集采政策实施后,较为常见的种植体系统集采中选价格平均也在 1300 元左右 ,单牙种植用全瓷牙冠平均挂网价格 300 余元,再加上医疗服务费用等,整体成本远高于 300 元。正规医疗机构要承担房租、设备、医护人员薪酬等运营成本,若单颗种植牙仅售 300 元,连基本材料成本都难以覆盖,更别说盈利,因此这样的价格很可能存在套路。
- 种植体质量难保障:种植体是种植牙的核心部分,需植入牙槽骨内与人体组织长期结合。质量好的种植体在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表现更优。市场上主流的大品牌种植体,如韩系的奥齿泰、登腾,欧美系的诺贝尔、ITI 等,价格通常在数千元不等。而价格仅 300 元的种植牙,其种植体来源往往不明,可能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的劣质产品,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临床试验,在植入人体后可能出现排异反应、感染、松动甚至断裂等问题,后期还可能需要二次种植,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和经济损失。
- 医疗服务有风险:种植牙手术对医生的专业水平和临床经验要求较高,还需要完善的术前检查、精准的手术操作以及术后跟踪服务。正规医院的专业种植医生,大多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和大量临床实践,收取的医疗服务费用也体现了其技术价值。宣传 300 元一颗种植牙的机构,可能聘请的是资质不足、经验欠缺的医生,甚至不是专业的口腔种植医生,他们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种植位置不准确、损伤周围神经或血管等严重并发症。而且这类机构可能在术前检查上敷衍了事,对患者口腔状况评估不全面,术后也缺乏有效的跟踪和指导,无法保障种植牙的长期效果。
- 可能存在隐形消费:部分不良商家以 300 元一颗种植牙为噱头吸引患者,到院后却告知患者这只是基础价格,还需要额外收取各种费用,如拔牙费、牙周治疗费、骨粉骨膜费、手术费、基台费、检查费等。原本看似便宜的种植牙,经过一系列增项后,最终费用远超患者预期,这就是典型的低价引流、诱导消费套路。
当然,若遇到声称 300 元一颗种植牙的情况,也不排除极个别公益性质的项目,例如某些慈善机构联合口腔医疗机构,针对特定困难群体开展的少量种植牙援助活动,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且会有严格的申请条件和筛选流程。
在考虑种植牙时,患者不应只看价格,更要关注医院和医生的资质、种植体的品牌和质量、医疗服务的完整性等关键因素。建议选择正规的口腔医院或诊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口腔状况、经济能力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种植牙方案,以确保种植牙的安全性和长期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