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医改是福建省三明市自2012年起实施的综合医疗体制改革,其核心内容涵盖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通过多措并举实现医疗资源优化和费用控制。具体可分为以下七大方面:
一、医药领域改革
- 取消药品加成
全国率先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切断医院通过药品销售获取利润的机制,降低药品虚高价格。
- 药品集中采购与零差率销售
通过省级平台统一采购药品,减少中间环节,实行“零差率”销售,降低药品和耗材成本。
- 药品流通监管
推行“两票制”,严格监控辅助性营养性药品和高回扣药品,减少抗生素滥用。
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 按病种付费(DRG)
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为基础,根据病种制定统一支付标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 医保基金总额控制
实行“双打包”支付,即“总额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激励医院提高诊疗效率。
三、医疗服务体系改革
- 医共体建设
成立总医院(医共体),整合县乡村医疗资源,推动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 家庭医生制度
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大医院就医压力。
四、薪酬与激励机制
- 医生收入改革
实行“年薪制+绩效考核”,将收入与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挂钩,减少逐利冲动。
- 院长薪酬调整
院长薪酬由财政发放,并纳入医保基金使用健康效益考核指标。
五、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 动态定价机制
10余次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优化价格结构,提高诊疗、护理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
- 降低检查检验费用
减少大型医疗设备检查和高值耗材费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六、医院管理体制改革
- 人事薪酬脱钩
医生收入与药品、检查等脱钩,建立以工作量、质量、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
- 院长年薪制
将院长薪酬与医院绩效、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挂钩,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七、治理医药购销乱象
通过集中采购、价格透明化及监督机制,打击医药腐败,切断药品销售灰色链条,保障改革资金投入。
成效 :三明医改有效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问题,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同时推动医院向公益性转变,为全国医改提供了可复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