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包括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异地报销政策如下:
一、异地报销的基本条件
- 备案要求
需在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完成异地就医备案,可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医保APP或线下渠道办理。
- 费用垫付
异地就医时医疗费用需由个人先行垫付,出院后凭相关材料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报销。
二、异地报销的报销流程
- 材料准备
出院后1个月内需提交以下材料:身份证、户口簿、居民医保卡、出院证明、医药费发票及明细清单、异地居住证明或暂住证等。
- 报销办理
将材料提交至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费用按参保地政策报销。部分地区支持直接联网结算,未联网的需办理补记账手续。
三、特殊说明
- 医保个人账户余额使用
-
省内异地 :多数地区已实现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异地使用,无需备案。
-
跨省异地 :需提前在参保地备案,余额可正常使用。
- 政策差异
不同地区对异地就医报销比例、起付线、封顶线等政策存在差异,例如:
-
成都:门诊统筹按60%比例支付,年度累计不超过200元;
-
延安:省内异地住院报销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跨省非急诊未备案报销比例下降20个百分点。
四、注意事项
- 备案失败影响
若未完成备案或默认权限未开启,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将受限,需先处理备案问题。
- 直接结算渠道
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地方医保APP等渠道备案后,部分城市(如成都、延安)支持直接联网结算门诊特殊疾病费用。
建议办理异地就医前,通过参保地医保部门或官方APP确认最新政策,避免因政策调整影响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