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辽宁省关于特慢病(门诊慢性病和门诊特殊病)的最新规定如下:
- 新增门诊特慢病种类和支付限额 :
-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 :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为1050元/季度。
-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 :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标准为2400元/季度。
-
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不含放射学前期中轴性脊柱关节炎)和成人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 :前6个月的最高支付限额为1600元/月,6个月以后减半为800元/月。
-
恶性肿瘤抗肿瘤治疗 :统筹基金支付限额调整为4200元/年。
-
慢性丙型肝炎(一年内抗病毒治疗) :基因1b型的限额为9000元/人,基因1b型以外的限额为1.8万元/人。
-
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 :支付限额调整为3000元/季度。
- 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
- 辽宁省14个市和省本级作为就医地,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新增提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 合并门诊慢特病病种 :
- 白血病合并到恶性肿瘤,全省病种数量相应缩减为40种。
- 优化部分病种认定标准和适当放宽认定医院等级 :
-
优化调整恶性肿瘤、透析、耐药性结核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严重精神障碍、脑卒中、糖尿病(合并症和并发症)共8个病种的认定标准。
-
县域内没有医保定点三级医院开展认定的病种,各统筹区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放宽到县级医院。
- 明确传染病的保障范围 :
- 新增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共4个病种的费用保障范围。
- 提高部分病种的支付限额 :
- 艾滋病、器官移植抗排异共2个病种的最低支付限额标准提高。
- 持续推进省内异地就医便利化 :
- 实现省内异地认定结果互认,全面开通40个病种的省内异地就医结算。
这些规定旨在简化患者门诊就诊购药流程,扩大医保报销范围,并提高医保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方便参保患者异地就医。建议患者及时关注辽宁省医疗保障局发布的最新通知,以获取最准确的政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