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单元是血液透析室的核心部分,负责执行血液净化治疗。了解透析单元的组成部分、功能和工作原理对于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透析单元的组成部分
透析机
透析机是透析单元的核心设备,负责血液的净化过程。它主要由血路部分、水路部分和电路部分组成。血路部分包括血液泵、动静脉压力传感器、肝素泵和空气探测器等,确保血液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的动力和安全性。水路部分包括透析液配置、加热单元、除气控制、流量控制和超滤控制等,确保透析液的质量和适当的条件。电路部分包括电源、备用电、通讯接口等,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
透析机的复杂结构和多功能性使其能够有效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同时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是透析单元不可或缺的部分。
透析床及透析设备
每个透析单元包括一台透析机和一张透析床(椅),透析床(椅)间距不小于0.8米,每个透析单元面积不小于3.2平方米。透析床和配套设备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和安全的治疗环境,确保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体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辅助设备
透析单元还需要配备一些辅助设备,如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反渗水供给接口、透析废液排水接口等。这些辅助设备确保了透析过程中必要的生命支持功能和废物的有效处理,保障了治疗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透析单元的功能
血液净化
透析单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半透膜原理,利用透析液和血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血液净化功能是透析单元的核心任务,通过有效的净化过程,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期得到了显著提高。
生命支持
透析单元通过调节透析液的浓度和流速,控制血液中的水分含量,达到脱水的效果,同时维持血压和电解质平衡。生命支持功能确保了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能够保持基本的生命体征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
透析单元的工作原理
弥散和对流
透析过程中,血液在透析器中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透析液中的小分子废物如肌酐、尿素等会被排出,而大分子的营养物质则被保留下来。弥散和对流原理通过半透膜实现,是透析过程的基础,确保了废物和多余水分的有效清除,同时保留了血液中的有用物质。
超滤
超滤系统利用跨膜压的压力控制或容量控制来达到超滤、去除血液中水分的目的,透析液侧施加一定的压力差,使血液中的水分透过半透膜进入透析液中。超滤功能是透析过程中控制水分平衡的关键,通过调节超滤量,可以精确控制患者的液体平衡,减少水肿和其他并发症。
透析单元由透析机、透析床及透析设备和辅助设备组成,具备血液净化、生命支持等功能,通过弥散和对流、超滤等原理进行工作。了解这些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有助于确保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透析单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透析单元的主要功能是为透析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舒适的透析治疗,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净化血液:透析单元通过透析机中的透析膜,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和废物,如尿素、肌酐等。透析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同时阻止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通过,确保净化过程的选择性。
-
调节电解质平衡:透析设备能够调节血液中的电解质浓度,如钠、钾和钙等,帮助患者纠正体内的电解质失衡状态。这对于维持心脏功能和神经系统健康至关重要。
-
清除过多水分:透析单元通过超滤技术,精确控制水分去除的速度和量,帮助患者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避免过度脱水引起的并发症。
-
监测与调控功能:现代透析设备配备有先进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液参数,如血压、心率、血糖等。设备还能根据患者的实时数据自动调整透析参数,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提供护理和急救支持:透析单元配备了各种护理和急救设备,如氧气瓶、急救药品等,确保在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可以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救治。
-
维持酸碱平衡:透析液中的碳酸氢盐可以与血液中的氢离子结合,形成碳酸,进而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排出体外,帮助纠正酸中毒,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透析单元中常见的设备有哪些
透析单元中常见的设备包括以下几类:
-
透析机:
- 透析机是透析单元的核心设备,负责通过半透膜原理去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水分。它通常包括体外循环控制系统、透析液供给系统和超滤控制系统。
-
透析床:
- 透析床是患者进行治疗的专用床位,设计舒适且符合医疗标准。床面可调整,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同时确保治疗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
水处理系统:
- 水处理系统是透析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为透析机提供高质量的透析液。该系统经过多道过滤和消毒程序,确保透析液的纯净度和安全性,减少患者感染的风险。
-
监测设备:
- 透析单元配备了各种监测设备,如血压监测仪、心电图监测仪、血氧饱和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以便实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
护理和急救设备:
- 为确保患者的安全,透析单元还配备了各种护理和急救设备,如氧气瓶、急救药品、除颤仪、监护仪等。一旦患者出现紧急情况,医护人员可以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救治。
-
透析器:
- 透析器是血液和透析液进行溶质交换的场所,由透析膜及其支撑结构组成,是透析治疗的核心部件。常用的透析器为空心纤维型。
-
透析管路:
- 透析管路与透析机配合使用,形成透析治疗时的体外循环,是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
-
血泵:
- 血泵通过挤压管路,驱动血液的流动,为血液回路提供稳定的血流量,一般采用蠕动泵。
-
肝素泵:
- 肝素泵相当于临床上应用的微量注射泵,用以持续向病人血液中注射肝素,防止血液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发生凝血。
-
空气检测系统:
- 空气检测系统用来监测血液流路以及静脉滴壶中的空气气泡,一般用超声波探测的原理,避免病人发生空气栓塞。
-
温度控制系统:
- 温度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透析液的温度,以保证透析治疗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
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CRRT机):
- 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也称床旁机,CRRT机等,特点是与透析机相较更为方便,只要能提供符合的设备要求的电源及相应耗材即可透析临床,无需水路,在没有水处理供水管道的任何病房均能完成患者的血液净化治疗。
-
血气分析仪:
- 血气分析仪能够快速检测患者的血气、各种离子和血色素等,主要的内环境指标都有,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的血液内环境是否紊乱。
-
便携式多普勒超声仪:
- 便携式多普勒超声仪在血管通路建立、使用及维护中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如内瘘的狭窄、血肿、出血的位置,提高穿刺成功率。
-
透析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 透析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综合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和医学相结合,通过设计透析医疗过程的流程化管理方案,实现了透析医疗过程的流程式管理以及对病人病情的实时监控。
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透析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如下:
1. 低血压
原因:血容量减少过多或过快、血管收缩性不良、心脏功能不全等。
处理方法:
- 立即停止超滤,采取头低脚高位。
- 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葡萄糖溶液。
- 必要时使用升压药物,如多巴胺。
2. 失衡综合征
原因:血液中溶质浓度快速下降,导致脑水肿。
处理方法:
- 轻者可减慢血流速度,减少超滤量,静脉输注高渗葡萄糖或盐水。
- 重者应立即停止透析,输注甘露醇等药物。
3. 心律失常
原因:电解质紊乱、心肌病变等。
处理方法:
- 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 纠正电解质紊乱。
4. 肌肉痉挛
原因:低血压、超滤过度、低钠血症等。
处理方法:
- 停止超滤,补充生理盐水。
- 按摩痉挛部位的肌肉。
- 调整透析方案,如降低超滤速度。
5. 出血
原因:抗凝剂过量、血小板功能异常等。
处理方法:
- 减少抗凝剂用量或更换抗凝剂种类。
- 局部压迫止血。
- 严重出血时,可使用止血药物或输血治疗。
6. 发热和寒战
原因:感染、致热原反应等。
处理方法:
- 明确原因,非感染性热源反应,予糖皮质激素或抗过敏药物治疗;感染性发热,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 重视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和控制。
7. 过敏反应
原因:透析器或管路生物相容性差、消毒剂残留等。
处理方法:
- 立即停止透析,更换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
- 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激素。
8. 高血压
原因: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
处理方法:
- 调整干体重,控制水钠摄入。
- 合理使用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9. 头痛
原因:透析失衡综合征、严重高血压等。
处理方法:
- 针对诱因采取适当措施,如应用低钠透析,避免透析中高血压发生,规律透析等。
10. 皮肤瘙痒
原因:毒素、磷蓄积、钙沉着等。
处理方法:
- 充分透析,定期采用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液灌流。
- 减少磷蓄积的方法有低磷饮食、使用磷结合剂。
- 合理补充钙剂,定期检查血钙、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