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环是活动义齿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固定义齿并传递咬合力。以下是卡环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图解:
- 环抱原则 :卡环必须包绕基牙最大周径的180°以上。
-
圆环形卡环 :从牙合方进入固位倒凹,适用于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
-
杆形卡环 :从龈方进入固位倒凹,适用于远中游离缺失或需要美观的场合。
- 牙合支托的设置 :防止卡环臂向龈方移位。
- 支托通常位于基牙的牙合面或龈面,具体位置取决于义齿的设计和基牙的条件。
-
对抗臂的设置 :每一条固位卡环臂都应有一条对抗臂与之相对,以增强义齿的稳定性。
-
对称性 :卡环的固位臂应左右对称设置,以保持义齿的平衡和稳定。
-
固位力 :固位力应在能够抵抗适度脱位力的前提下尽量小,以减少对基牙的负担。
-
卡环臂尖的位置 :
-
固位臂尖最好位于基牙牙冠的龈1/3处。
-
对抗臂应位于牙冠的龈1/3与中1/3交界处。
- 卡环组组成 :一个卡环组应包括4个组成部件,包括小连接体、主要支托、进入基牙倒凹的固位臂和位于基牙对侧的对抗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卡环类型及其设计要点:
-
三臂卡环 :又称Aker卡环,适用于牙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设计要点包括牙合支托+1固位臂+1对抗臂。
-
圈形卡环 :多用于最后孤立的磨牙上,设计要点包括牙合支托和固位臂。
-
RPI卡环 :适用于后牙游离缺失,设计要点包括4mm的颊侧固位臂和1mm的远中邻面板。
这些设计原则和解剖结构可以帮助牙科医生选择合适的卡环类型和位置,以确保活动义齿的稳固性和患者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