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后,确认安全需结合伤口处理、犬只状况观察和疫苗接种三步走。若及时规范处理,多数情况下3个月内可确认无感染风险,但需警惕狂犬病潜伏期长达1年的极端案例。
关键应对步骤
-
立即彻底清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深度挤压出血部位排出污染血液,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此步骤可清除90%以上的病毒。 -
评估犬只健康状态
- 若犬只有明确疫苗接种史且10日内未死亡或出现异常(如狂躁、流涎),风险较低;
- 散养犬无法追踪时,默认按高风险处理。
-
接种疫苗与医学观察
- 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共4-5针),深咬伤需加注免疫球蛋白;
- 3个月后无神经症状(如恐水、痉挛)可初步排除感染,但需持续观察至1年。
-
监测异常症状
前驱期可能出现低热、伤口麻木或焦虑,急性期则表现为吞咽困难、恐风等,需立即就医。
总结
正确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是核心措施,而长期观察犬只与自身症状同样关键。散养犬咬伤务必按最高风险应对,避免侥幸心理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