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挠伤后,只要皮肤有破损(包括轻微划痕或渗血),必须立即前往疾控中心接种狂犬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且散养狗接触外界环境风险更高,即使狗表面健康也可能携带病毒,及时规范处置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
-
风险判断标准:若挠伤后皮肤出现红印、破皮或渗血,即属于Ⅱ级暴露;若出血明显或伤口较深,则属于Ⅲ级暴露。两类情况均需接种疫苗,后者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酒精擦拭伤口可辅助判断——感到刺痛即存在暴露风险。
-
紧急处理步骤:
- 冲洗消毒: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
- 避免误区:不可因伤口小、出血少而忽视处置,狂犬病毒可通过微小破损侵入。
- 时效要求:疫苗越早接种越好,24小时内最佳,但超期仍建议补种。
-
散养狗的特殊风险:
- 未全程接种疫苗的散养狗,接触流浪动物或野生动物的概率高,病毒携带风险显著增加。
- 狂犬病潜伏期长,狗即使无症状也可能传播病毒。
-
疾控中心优势:提供专业伤口评估、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接种一站式服务,避免因医院资源不足延误治疗。
总结:任何皮肤破损的狗挠伤都应视为潜在狂犬病暴露,务必规范冲洗并立即就医。宁可过度预防,不可心存侥幸——这是关乎生命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