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伤后必须立即用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这是预防狂犬病和细菌感染的核心措施。关键处理步骤包括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交替使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配合碘伏消毒,同时需根据伤口情况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和破伤风疫苗。
-
伤口冲洗操作要点
- 肥皂选择与使用:优先选用碱性肥皂(如普通洗衣皂),将肥皂揉搓出泡沫后反复擦洗伤口,破坏病毒脂质膜。若伤口较深,可用注射器抽取肥皂水冲洗内部。
- 冲洗时间与方式: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采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模式(如每3分钟切换一次),确保冲洗覆盖所有咬痕及周边5cm皮肤区域。
-
消毒与伤口处理禁忌
- 消毒剂选择:肥皂水冲洗后需用碘伏或75%酒精二次消毒,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双氧水或紫药水。
- 伤口暴露原则:禁止包扎或缝合伤口,保持开放状态可减少厌氧菌感染风险,仅用无菌纱布覆盖防止二次污染。
-
必须就医的4类情况
- 皮肤出现破损渗血(狂犬病毒可通过唾液侵入血液)
- 无法确认狗是否接种疫苗或观察期出现异常(需立即接种免疫球蛋白)
- 伤口位于头面部、颈部或手部(神经密集区域感染风险高)
- 出现红肿热痛加剧、发热等感染征兆(提示需抗生素治疗)。
-
疫苗接种时效与方案
- 狂犬疫苗:最佳接种时间为咬伤后24小时内,采用“5针法”(第0、3、7、14、28天)或“2-1-1”四针法。超过48小时未处理者仍需补种。
- 破伤风疫苗:深部伤口或污染严重者,若5年内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需追加注射。
特别提示:即使伤口轻微或无出血,唾液接触皮肤破损处仍可能传播病毒。完成初步处理后,务必携带狗只信息(如散养区域、外貌特征)至疾控中心备案,便于追踪动物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