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散养狗咬伤后必须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即使狗看似健康或曾接种疫苗。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伤口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是预防的关键,拖延或侥幸心理可能致命。
-
暴露风险分级与处置
- Ⅱ级暴露(无出血的轻微抓咬):需彻底冲洗伤口并接种疫苗。
- Ⅲ级暴露(出血或黏膜接触):必须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全程疫苗。
- 散养狗风险更高:可能接触野生动物,疫苗保护效果无法完全保证。
-
伤口紧急处理步骤
- 立即挤压伤口排污血,忌用嘴吸。
- 交替冲洗:20%肥皂水与流动清水冲15分钟,深伤口需注射器灌注冲洗。
- 消毒:稀碘伏(0.025%~0.05%)或酒精涂擦,避免包扎或涂软膏。
-
疫苗接种方案
- 5针法:当天、第3、7、14、28天各1剂;或“2-1-1”法(当天2剂,第7、21天各1剂)。
- 免疫球蛋白:Ⅲ级暴露者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直接中和病毒。
-
常见误区纠正
- “狗打过疫苗就不用管”:动物疫苗保护率非100%,且可能存在免疫失败。
- “小伤口不必处理”:病毒可通过微小破损侵入,必须规范处置。
- “观察狗10天再决定”:潜伏期病毒已具传染性,延迟接种风险极高。
总结:被散养狗咬伤后,第一时间冲洗+接种疫苗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狂犬病发病后无药可治,暴露后处置需争分夺秒,切勿因侥幸心理酿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