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者适量食用粳米有助于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稳定血糖,同时为身体提供必需营养。
粳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能快速补充能量并促进消化,改善饭后腹胀、消化不良症状,适合脾气虚弱、胃阴津伤的慢性病患者。《本草纲目》记载其“补中益气、健脾和胃”之效,可缓解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引起的食欲不振和肠燥便秘。米粥表面的米油富含脂溶性营养,对体虚者(如术后恢复期或高热初愈者)有显著的补益作用。
粳米中的粗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毒素堆积,预防结肠炎、痔疮等慢性疾病。其含有的铁、钙及矿物质能辅助改善贫血、骨质疏松,提升免疫力。米煮沸后释放的黏性蛋白包裹淀粉颗粒,延缓胃排空速度,有助于平稳餐后血糖,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需控制分量)。米粥含有的氨基酸成分(如色氨酸)能调节神经系统,缓解慢性病患者的焦虑情绪。
传统食疗常用粳米搭配药材(如人参、枸杞、黄芪),强化补益效果。注意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时需控制总量,且避免与苍耳、马肉同食。烹饪时避免添加碱以保护维生素B1。慢性病患者可将粳米作为主食,与糙米等杂粮交替食用以平衡营养,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