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气温高、湿度大,人体代谢加快,补充碳水需兼顾高能低脂、清凉解暑、易消化三大原则。推荐选择全谷物、薯类等复合碳水,搭配清热利湿食材,通过低温烹饪保留营养,帮助恢复体力且避免肠胃负担。
一、绿豆糙米粥配凉拌黄瓜
绿豆30克提前浸泡,与糙米50克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熬煮40分钟,关火前加入百合20克焖5分钟。黄瓜切丝用少量盐、醋、蒜末凉拌。绿豆解暑降火,糙米提供缓释能量,搭配黄瓜补水,适合燥热体质人群。
二、荞麦冷面佐鸡胸肉丝
荞麦面80克煮熟过冰水,配焯水鸡胸肉丝100克、番茄片、水煮蛋切片,淋酱汁(酱油+米醋+芝麻油+辣椒碎)。荞麦面富含芦丁和膳食纤维,低温处理保留维生素,鸡胸肉补充优质蛋白,酸甜口感促进食欲。
三、南瓜小米饭搭冬瓜汤
小米60克与南瓜块150克用电饭锅蒸煮,冬瓜200克切块与薏仁15克、姜片炖煮20分钟。南瓜含β-胡萝卜素和碳水,小米易消化,冬瓜汤利尿祛湿,帮助排出夏季体内积热。
四、紫薯燕麦酸奶碗
蒸熟紫薯100克压泥铺底,叠加无糖酸奶150克、即食燕麦30克、蓝莓20克,冷藏30分钟食用。紫薯提供抗性淀粉,燕麦增加饱腹感,低温酸奶调节肠道菌群,适合晚间轻食需求。
大暑晚餐应避免油炸或高糖碳水,优先选择蒸煮、凉拌等烹饪方式。上述食谱通过粗细搭配、荤素平衡,既补充夏季消耗的能量,又符合“夏季养阳”的饮食原则。建议搭配适量户外运动后饮用淡盐水,维持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