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至4月初
山东小麦拔节期的时间范围及管理要点如下:
一、时间范围
-
普遍规律
山东小麦拔节期通常出现在 3月下旬至4月初 ,具体时间因种植区域和品种差异而略有不同。 - 黄淮海主产区 :大部分地区拔节期集中在3月20日左右,此时基部节间露出地面2厘米;
-
南部地区 :因气温回升较早,可能提前至3月中旬进入拔节期;
-
北部地区 :需更长时间升温,通常在4月上旬开始拔节。
-
-
关键节点
拔节期开始标志:基部节间露出地面1.5-2厘米;结束标志:基部节间停止伸长或开始抽穗(约4月下旬)。
二、管理要点
-
追肥管理
-
基肥后追肥 :拔节期需追施氮肥(如尿素15-20公斤/亩),结合浇水促进分蘖和穗分化;
-
避免过量 :壮苗田推迟至拔节后期追肥,防止群体过大导致倒伏。
-
-
水分管理
-
控制浇水量,避免大水漫灌导致地温下降,影响分蘖和穗粒发育;
-
返青期需结合追肥进行灌根,增强植株抗逆性。
-
-
病虫害防治
-
纹枯病 :返青期喷施井冈霉素或苯醚甲环唑;
-
麦蜘蛛 :使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喷雾防治;
-
地下害虫 :监测蛴螬、金针虫,严重地块撒施毒死蜱颗粒剂。
-
-
倒伏预防
-
拔节期控制植株高度,通过镇压或调整种植密度抑制旺长;
-
及时补充磷钾肥,增强茎秆强度。
-
三、注意事项
-
区域差异 :南方与北方小麦拔节期存在1-2周的差异,需结合当地气候调整管理措施;
-
动态监测 :通过观察植株形态(节间长度、叶片颜色)判断是否进入拔节期,避免过早或过晚管理。
通过科学管理,可有效促进小麦拔节孕穗,提高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