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西部降水较少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地形阻挡作用
海南岛中部存在五指山、黎母岭、霸王岭等高大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形成天然屏障。这些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导致西部处于雨影区,降水显著减少。具体表现为:
-
季风背风坡效应 :东南季风越过五指山后,气流下沉形成焚风效应,气温升高,湿度降低,降水减少;
-
西南季风影响 :部分区域同时受西南季风背风坡影响,进一步加剧干旱。
二、喀斯特地貌与地下渗漏
海南岛西部分布大量石灰岩,地质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地表多溶洞、暗河,导致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资源匮乏。这种地质条件加剧了水分短缺,形成半干旱环境。
三、蒸发量与气候特征
海南岛整体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蒸发量极大。西部年降水量不足900毫米,且有10个月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属于典型的半干旱区。高温与强蒸发共同作用,使西部干旱状况更为突出。
补充说明 :海南岛东西部降水量差异显著,东部沿海年降水量可达2400毫米,而西部不足900毫米,这种差异与地形和季风分布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