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自然繁殖全过程包括发情识别、交配行为、妊娠发育、分娩准备及产后护理五大关键环节,其中母猪发情期仅6-8小时需精准把握,单胎可产6-12头仔猪,妊娠期约114天呈现“3个月3周3天”规律。
-
发情与适配时机
母猪性成熟后呈现周期性发情,典型表现为阴户红肿、静立反射及粘液分泌。最佳交配窗口为发情开始后19-30小时,此时排卵概率最高。初配母猪需达8-10月龄、体重140kg以上,避免过早繁殖影响后代质量。 -
自然交配行为
公猪通过嗅探确认母猪状态后完成爬跨,交配仅需数分钟。子宫射精型特征使精液直接进入子宫颈,提升受孕率。重复配种(间隔12小时)配种(不同公猪)可增加产仔数15%-20%。 -
妊娠与胎儿发育
受精卵着床后进入114-120天妊娠期,母猪腹围逐渐扩大。营养管理需分阶段调整:前期注重蛋白质(≥10%饲料含量)和钙质,后期增加饲喂量至2.5kg/日,避免挤压或环境突变引发流产。 -
分娩准备与生产
临产前母猪焦躁挖洞,乳头溢乳。分娩持续2-6小时,每15-30分钟产出一头仔猪,母体会舔舐幼崽刺激呼吸。产后立即哺乳,初乳富含抗体,24小时内需确保每头仔猪摄入充足。 -
断奶与幼崽培育
21-28日龄启动断奶,逐步过渡至固体饲料。环境温度需稳定在(新生期)至24℃(断奶期),避免应激。健康仔猪4周龄体重可达7-10kg,进入快速生长期。
科学管理自然繁殖全流程可显著提升猪群存活率与肉质产量,核心在于精准把控发情周期、优化妊娠营养及分娩环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