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第二个百年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则是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1.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超越其他国家,科技水平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 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
    • 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 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
    • 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普遍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总结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是谁提出2035伟大远景目标

补充说明: 历史背景 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 核心内容 远景目标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法治国家、文化强国、健康中国等建设目标。 意义 该目标的提出为中国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既是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延续

健康知识 2025-04-14

关于2035年远景目标阐述正确的是

关于我国2035年远景目标,综合相关文件和权威信息,准确阐述如下: 一、经济领域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 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创新驱动发展 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全面突破,成为创新型国家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35年远景目标在哪次会议上通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2035年远景目标是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上通过的。该会议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一建议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战略指导

健康知识 2025-04-14

十四五和2035远景目标是什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是中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制定的重要规划。以下是主要目标和内容: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提升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文化自信

健康知识 2025-04-14

远景目标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的是

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以下目标: 新型工业化 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形成以创新驱动、质量取胜的产业体系。 信息化 信息化与各产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成为重要增长点,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普及。 城镇化 城镇化质量显著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更加协调,基本实现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 农业现代化 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形成现代化农业体系

健康知识 2025-04-14

实现2035远景目标重要的三件事

关键亮点提炼加粗 :实现2035远景目标的重中之重包括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民生福祉提升。 在迈向2035远景目标的征程中,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民生福祉提升被视为三大关键支柱。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1.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 科技创新是实现2035远景目标的引擎。在数字化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培养创新人才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是什么

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等五大强国 ,并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四化”),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经济与科技跨越式发展 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建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数字经济成为核心增长点,高端制造、绿色技术等领域全球领先。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35年未来展望和梦想

2035年的未来展望和梦想充满了无限可能 ,从科技突破到社会变革,再到个人生活的全面提升,以下几点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激动人心的未来。 科技的迅猛发展 将是2035年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人工智能将变得更加智能和普及,不仅在工业和商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还将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智能家居设备将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从冰箱到照明系统,所有设备都能通过语音或手势轻松控制。量子计算有望实现突破性进展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35年的展望

​​2035年的数字世界将是一个由AI深度驱动、高度个性化且严格遵循EEAT(经验、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原则的生态。​ ​ 搜索引擎将更智能地识别内容价值,​​一手经验​ ​和​​跨领域权威性​ ​成为排名核心,而​​用户意图匹配​ ​和​​动态语义优化​ ​将取代传统关键词堆砌。以下是关键趋势与应对策略: ​​经验(Experience)的不可替代性​ ​

健康知识 2025-04-14

未来展望一般写什么

未来展望一般包括对未来的社会、科技、经济、环境等方面的预测和设想。在撰写未来展望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引言 :简要介绍未来展望的背景和目的,引出主题。 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 :根据当前的趋势和分析,描述未来社会的可能变化,例如人工智能的普及、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全球化程度的提高等等。 技术创新的影响 :讨论技术革新对不同领域的影响,例如医疗和健康领域的新药研发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24年秋分是白天还是晚上

2024年秋分的时间为 9月22日20点43分27秒 ,属于 晚上 。这一结论可通过以下信息综合判断: 时间点分析 秋分时刻为20:43,明确在傍晚至夜间时段,符合“晚上秋分”的特征。 气候特征关联 根据民间谚语“白天秋分,冻死老牛;晚上秋分,脱衣过冬”,晚秋分后气温逐渐下降,与2024年秋分后天气变化趋势相符。 昼夜变化规律 秋分标志着昼夜平分后,白天逐渐缩短,夜晚延长。2024年秋分后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24年几月几点几分立秋

2024年立秋的具体时间为 8月7日08:09:01 ,星期三,农历七月初四。以下是相关补充信息: 节气定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结束、秋季开始,但此时气温仍较高,需注意早晚温差变化。 早晚温差 立秋后早晚温差逐渐增大,建议及时调整衣物,预防感冒。 “秋老虎”现象 由于立秋后高温天气仍可能持续,需关注天气变化,传统上认为“秋老虎”可能持续至白露节气前后。

健康知识 2025-04-14

今年秋分是哪一天几点几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发生在每年的公历9月22日至24日之间。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导致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等长。我暂时没有找到2025年秋分具体的时间,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2024年秋分的时间供您参考: 日期和时间 :2024年9月22日20时43分27秒。 星期 :星期日。 农历日期 :甲辰年八月二十。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助到您

健康知识 2025-04-14

今年秋分具体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2024年秋分具体时间为9月22日20点43分27秒 ,标志着昼夜平分、阴阳平衡的自然转折点。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大部分地区昼夜时长相等,气候逐渐由热转凉,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谚语。 秋分的时间特点 秋分通常出现在公历9月22日至24日之间,2024年属于“晚秋分”(晚上8点后),民谚“晚秋分冷飕飕”预示后续气温下降明显。此时雷声减少,蛰虫开始冬眠,北方可能出现寒霜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24年寒露是几月几号几时几分

2024年寒露是10月8日02点59分43秒 ,星期二,农历九月初六。 寒露节气的特点 气温下降 :寒露时节,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 昼夜温差大 :时有冷空气南下,导致昼夜温差较大。 秋燥明显 :寒露时节,秋燥明显,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寒露的习俗 赏枫叶 :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北京的香山是著名的赏红叶地点。 吃芝麻

健康知识 2025-04-14

1986年寒露是几时几分

1986年的寒露节气具体时间为 阳历10月8日22点25分 ,对应农历九月初五日22点25分。这一时间点是根据太阳到达黄经195°的天文观测数据确定的,符合二十四节气中“干支历酉月结束、戌月起始”的划分标准

健康知识 2025-04-14

寒露为什么一直是10月8日

寒露节气每年固定在公历10月8日或9日,这一现象主要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密切相关。以下是具体原因: 一、节气的基本定义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深入和天气进一步转冷。其核心特征是气温显著下降,露水凝结成霜,且昼夜温差加大。 二、公历日期的固定性 天文观测依据 寒露的日期以太阳到达黄经195°为划分标准,这一位置在黄道上的度数是固定的。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

健康知识 2025-04-14

今日寒露的时辰

​​2024年寒露的准确时间为10月8日凌晨3点22分(或02:59:43,不同历法计算差异),标志着深秋正式来临,昼夜温差显著增大,露水凝结成寒露,民间有“凌晨寒露冻死牛”的生动谚语​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北方部分地区已现初霜,南方秋燥明显,养生需注重“防寒润燥”。 寒露时节的三大自然特征鲜明: ​​鸿雁南飞收尾​ ​,最后一批雁群以“宾”之姿完成迁徙; ​​鸟雀绝迹而蛤蜊增多​ ​

健康知识 2025-04-14

2024年寒露时间几时几分

2024年寒露的具体时间为 10月8日02点59分43秒 ,对应农历九月初六。以下是相关补充信息: 节气定位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昼夜温差显著增大。 气候特征 北方地区受冷空气影响增强,雨季结束,进入干冷天气。 南方气温波动较大,可能出现寒露风天气,对水稻等作物造成一定影响。 农事建议 该时段需防范低温对早春作物的影响

健康知识 2025-04-14

1988年寒露时间几时几分

1988年寒露时间为‌10月8日9时45分 ‌(北京时间)。这一节气标志着昼夜温差加大、气温快速下降,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重要节点。‌关键亮点 ‌包括:精确到分钟的天文测算结果、寒露对农业与民俗的影响,以及其背后蕴含的传统历法智慧。 ‌寒露的定义与气候特征 ‌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交节。此时冷空气活动频繁,北方露水渐寒,南方则可能迎来“寒露风”

健康知识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