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云南巧家县幼儿园投毒案中,17岁少女钱仁凤蒙冤入狱13年,成为震惊全国的司法纠错典型案例。无直接证据的定罪、狱中8年申诉、172万国家赔偿勾勒出这场冤案的核心脉络,真凶至今未查明的结局更引发公众对司法程序的深刻反思。
【案件始末】
2002年2月22日,云南巧家县“星蕊宝宝园”发生儿童集体中毒事件,造成1名2岁男童死亡、2名幼儿重伤。案发时唯一在场保育员钱仁凤被锁定为嫌疑人,警方在无目击证人、无直接物证的情况下,通过矛盾口供认定其使用毒鼠强作案,2002年12月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无期徒刑。
【蒙冤历程】
入狱后钱仁凤持续申诉,在仅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困境下,手写数百封申诉信并自学法律知识。2010年律师杨柱介入调查,发现原始证据链存在重大漏洞:毒物来源不明、现场23处毒物痕迹与其活动轨迹不符、关键物证未提取DNA比对。2015年12月21日,云南高院再审改判其无罪,此时距案发已过去13年9个月。
【司法纠错】
案件改判关键点包括:原审依赖的“有罪供述”存在刑讯逼供嫌疑;幼儿园园长证词前后矛盾;中毒食物与钱仁凤活动时间不匹配。2018年国家赔偿金额确定为172.3万元,创下当时云南冤案赔偿纪录。赔偿金包含人身自由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及申诉产生的交通、住宿等直接损失。
【社会影响】
该案推动云南司法系统建立冤假错案终身追责机制,并完善未成年人案件法律援助制度。钱仁凤出狱后于2018年结婚,成为法治进程的个体见证者。但案件核心疑点——毒鼠强来源、真凶身份仍无官方结论,涉事幼儿园经营资质问题也未彻底追查。
这场跨越13年的冤案,既展现我国司法纠错能力的提升,也暴露出基层办案中证据意识薄弱的问题。公众持续关注案件重启侦查的可能,期待真相最终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