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审核调配原则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规范,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基本原则
-
君臣佐使原则
中药组方遵循"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结构,通过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主次分明、协同增效。例如,麻黄汤中麻黄为君药,桂枝、杏仁为臣药,炙甘草为佐使药。
-
辨证论治原则
根据患者具体证候调整药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需灵活用药。如风寒感冒初期用辛温解表药,热证则需配伍清热药。
-
精简原则
避免药物冗余,尽量减少毒副作用。经典方剂多以18味以下药物为宜,超量或复杂配伍需医师重新确认。
二、审核要点
-
合法性审核
核对患者信息、处方日期、医师签名等完整性,确保处方来源合规。
-
用药适宜性审核
-
识别妊娠、哺乳、肝肾疾病等特殊人群禁忌。
-
检查药物剂量是否超量,尤其对有毒剧药(如附子、马钱子)严格把关。
-
-
配伍禁忌审核
避免"十八反"(如人参反五灵脂)、"十九畏"(如“半夏畏生姜”)等配伍禁忌,确保药物相互作用安全。
三、调配规范
-
称量与复核
使用精密天平称量药材,每剂重量误差控制在±5%以内,调配后需复核药味、剂量及炮制要求。
-
加工与复核
按"先煎、后下、包煎"等规范处理药材,确保有效成分煎煮充分。每张处方仅由1名调剂员操作,调配后签名确认。
-
记录与追溯
详细记录药材来源、调配时间、操作人员等信息,建立可追溯体系。
四、质量检查
-
成品检查
观察药液色泽、气味,确认无异物、变质现象。
-
药效确认
根据病情评估药效,必要时进行抽样检测。
五、特殊管理
-
处方有效期 :普通处方限24小时,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3天。
-
电子化管理 :采用HIS系统实现处方审核、调配流程信息化。
通过以上原则与规范,可有效保障中药处方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提升中医药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