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荽,学名Coriandrum sativum,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和中亚地区,早在西汉时期由张骞带回中国,最初被称为“胡荽”。关于芫荽改名为香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历史背景:在后赵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后赵政权,由于他是胡人,认为“胡”字对少数民族带有贬义,因此下令将带有“胡”字的蔬菜名称全部改名。当时有一种叫做“芫”的植物,与“胡荽”相似,也有香味,于是将“胡荽”改称“芫荽”。
-
文化变迁:到了元代,由于“元”字带有褒义,《易经·乾篇》中有“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所以“芫荽”这个名字又大为盛行。到了明清易代之际,士人听不得“元”字,于是又叫“胡荽”的人多了起来,但“香菜”这个俗名也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
香味特征:芫荽具有独特的香味,尽管有人觉得它臭,但很多人认为它能提升菜肴的香味。一些人将其称为“香菜”,以体现其香味特征。
-
地域差异:在南方,芫荽仍然被称为“芫荽”,而在北方,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影响,“香菜”这个名称更为普遍。
芫荽之所以改名为香菜,是由于历史上的避讳、文化变迁对其名称的影响以及人们对芫荽香味的不同感受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