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制造计划十大领域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旨在通过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实现制造强国目标,核心突破包括芯片自主化、工业软件国产替代、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等关键技术。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以5G通信、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为核心,重点突破高端芯片设计制造、量子计算等“卡脖子”技术,构建自主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提升精密机床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推动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医疗、服务等特种机器人。 -
航空航天装备
突破航空发动机、大飞机等关键技术,推动卫星互联网、深空探测装备商业化,增强高端装备自主配套能力。 -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发展液化天然气船、深海探测设备,提升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推动绿色船舶技术升级。 -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研发高速磁悬浮列车、智能运维系统,强化轨道交通全产业链竞争力。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加快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技术落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普及,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
电力装备
突破特高压输电、核电机组技术,发展智能电网和储能设备,支撑能源结构转型。 -
农机装备
推进无人驾驶拖拉机、智能收割机应用,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助力农业现代化。 -
新材料
布局石墨烯、生物基材料等前沿领域,提升高温合金、复合材料性能,支撑高端制造需求。
10.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发展抗体药物、3D打印器官等创新产品,推动高端影像设备、手术机器人国产化。
2025制造计划通过十大领域的协同突破,将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跃升,企业需紧跟技术路线,抢占产业链核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