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被称为四川第二大城市,其地位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一、科技城战略定位
-
国家级科技城核心地位
绵阳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城,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7个国家级平台,聚集了26位两院院士和18.2万科技工作者。其科研实力覆盖核物理、空气动力学、微电子等领域,代表了中国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战略意义与资源倾斜
作为科技城,绵阳的发展不以GDP为导向,而是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如国防科研、高端制造等),这种定位使其在资源分配和政策扶持上具有天然优势。
二、产业发展优势
-
电子信息与高端制造
绵阳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核心,打造“西部面板之都”,吸引华为、康宁、京东方等世界500强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依托长虹、九洲企业等本土品牌,经济后劲强劲。
-
军工与科研转化
除电子信息外,绵阳还承担核武器研制、航空发动机等军工任务,具备从研发到制造的全产业链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综合实力。
三、综合实力支撑
-
教育与人才优势
拥有五所本科高校(如绵阳中学、南山中学)和众多高技术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智力支持。
-
区位与交通条件
距离成都、重庆均约100公里,处于成德眉资同城化核心区,交通便利且规划潜力大。
四、数据说明
-
GDP排名 :绵阳GDP总量约为成都的1/6,但增速较快,综合评估中略胜一筹。
-
城市规模 :在建成区面积、常住人口等指标上,绵阳均高于四川其他城市,但未达到第二大城市标准。
总结
绵阳的“第二大城市”地位是科技城战略、产业基础与综合实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核心竞争力在于高端产业聚集、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区位优势,未来有望在成德眉资同城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