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所说的“虎儿瓜”通常指 佛手瓜 ,其学名为 Sechium edule ,因果实形状酷似合掌的手掌而得名。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基本特征
-
学名与别称
佛手瓜是葫芦科佛手瓜属植物,学名为 Sechium edule ,别称包括佛手瓜、千金瓜、隼人瓜、安南瓜、寿瓜、窝瓜、洋瓜、合手瓜、捧瓜、兔儿瓜、棚瓜、虎儿瓜、葵瓜等。
-
外观与生长
果实通常为绿色,少数为白色,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因品种而异。它是一种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具有块状根,雌雄同株,原产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19世纪传入中国,现广泛种植于云南、贵州、浙江、福建、广东、四川、台湾等地。
二、地方性称呼与文化背景
-
四川地区的称呼
四川罗江县等地将佛手瓜称为“虎儿瓜”或“捧瓜”,其中“捧瓜”是更具地方特色的称呼。罗江县曾因这种瓜类绝迹而成为地方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
食用与文化
佛手瓜可清炒或与肉类搭配烹饪,但部分品种口感较苦。其不同部位(如块根、藤叶)也可单独食用,甚至存在反其道而行之的食用方式。
三、其他相关说明
-
与“致癌”传说 :四川地区曾有关于佛手瓜致癌的传说,但缺乏科学依据,该说法已逐渐被淘汰。
-
营养价值 :佛手瓜富含钾元素、低脂肪、锌等营养成分,具有降血压、增强免疫力、促进智力发育等功效。
四川人称的“虎儿瓜”即佛手瓜,是一种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的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