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夏至日正午太阳方位

海口夏至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此时太阳高度角约为‌86.5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的特殊现象‌使其与多数北方城市正午太阳方位相反,且阳光接近直射状态。

地理位置影响方位‌ 海口地处北纬20°附近,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约23.5°N),海口位于直射点以南,因此正午太阳出现在北方天空。这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位于正南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

太阳直射点与季节关系‌ 夏至日地球公转至太阳直射最北端,北半球白昼最长。此时北回归线以南区域正午太阳均位于北方,海口作为典型代表,太阳方位与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所有地区一致,体现热带地区特殊的天文特征。

高度角计算与实际感知‌ 通过公式计算,海口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23.5°-20°)=86.5°,接近直射。强烈的光照与短影现象明显,地表单位面积接收的太阳辐射量达到峰值,直接影响气温与紫外线强度。

与其他地区对比‌ 同时间,北回归线以北城市(如北京)正午太阳位于正南,且高度角较小;赤道地区正午太阳接近天顶方向。海口作为中间纬度城市,方位变化直观反映地球公转与纬度差异的关联性。

海口夏至日正午太阳方位可作为观察天文规律的典型案例,建议结合日影变化或简易测量工具验证方位特征,或对比冬至日正午太阳位置,直观感受季节对太阳轨迹的影响。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四季养生夏季要养哪个脏器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 改用对话直接回答 8 个参考来源 复制 下载 分享 四季养生中,夏季重在养心 。中医理论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对应 “心”,心气在夏季最为旺盛,但同时心也是这个季节较为脆弱的脏器,心脏疾病在此时更易发生。具体原因及养心方法如下: ​ 夏季气候与心脏的关联 :暑为夏季主气,由火热之气所化,夏季阳气达到巅峰,而心脏属阳。暑邪性质升散,易耗气伤津。随着气温升高,人体毛孔张开、出汗增多

健康知识 2025-04-14
四季养生夏季要养哪个脏器

3月18日是爱肝日吗

是 是的,3月18日是中国的爱肝日 。全国爱肝日是中国为推动肝病防治健康教育、传播预防肝病科普知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设立的宣传日,定在每年的3月18日。自2001年至今,全国已举办24次不同爱肝护肝主题的全国性大型公益活动

健康知识 2025-04-14

3月甘日是几日

3月甘日,通常指农历三月的某一天,具体日期因年份而异,需结合当年的农历和公历对照表来确定。例如,2023年的“三月甘一”对应公历的4月20日。 具体日期的查询方法 农历与公历对照 :由于农历为阴阳合历,其日期会随每年农历月份的长度变化而有所不同。要确定某年的“三月甘日”,可以通过查阅当年的农历日历或使用在线农历转换工具。 关键时间节点 :如2023年“三月甘一”对应4月20日

健康知识 2025-04-14

夏至日为什么昼长夜短

夏至日之所以‌昼长夜短 ‌,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和自转轴倾斜的共同作用,导致太阳直射点到达北回归线,‌北半球日照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具体原因可以从以下三点分析: ‌地球自转轴倾斜 ‌: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存在约23.5°的倾角,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接收到的阳光照射角度更大、时间更长。 ‌太阳高度角变化 ‌:夏至日太阳在正午时达到一年中的最高位置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口夏至日太阳运动轨迹

海口夏至日太阳运动轨迹 是一个有趣且值得深入了解的天文现象。在夏至日这一天,海口地区的太阳从东北方升起,经过正北方,在西北方落下,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时间最长,日照时间也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以及公转造成的。 太阳升起的方位 是东北方。在夏至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而不是正东方。这是因为地球自转轴倾斜,导致太阳在一年中的不同时间在地球上的升起和落下方位发生变化

健康知识 2025-04-14

夏至日海南日出日落北京时间

夏至日海南日出日落北京时间 夏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对于海南省而言,夏至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会受到其地理位置的影响。 夏至日海南日出时间 在夏至日,海南省的日出时间通常在早上6点左右。具体时间会因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在海口市,夏至日的日出时间大约为早上6:24。而在三亚市,夏至日的日出时间可能会更早一些。 夏至日海南日落时间 同样地

健康知识 2025-04-14

夏至日昼长等于冬至日夜长

夏至日昼长等于冬至日日夜长的现象,可以从地球公转和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来解释: 一、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原理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夏至日(约6月22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此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达到最长,黑夜最短。冬至日(约12月22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南北半球的对称性 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约23°26′)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为什么在夏至日的昼时最长

夏至日白昼最长的原因主要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夏至日(约每年6月21日)时,太阳直射点达到北半球最北端,即北回归线(23°26′N)。此时,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晨昏线与昼夜长短 夏至日晨昏线与太阳直射光线垂直,晨线向西倾斜最大,昏线向东倾斜最大。这种倾斜导致北半球各地昼弧段最长,黑夜最短。 二

健康知识 2025-04-14

夏至日昼长计算公式

夏至日昼长计算公式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昼长计算公式 通用公式 $$D = \frac{2}{15} \arccos(-\tan\delta \tan\phi)$$ 其中: $D$ 为昼长(小时) $\delta$ 为太阳直射点纬度(°) $\phi$ 为当地地理纬度(°) 简化公式(适用于北半球)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elta > 0$)时,昼长可简化为: $$D =

健康知识 2025-04-14

锅边馍的正宗做法

锅边馍是一种传统的中式小吃,常见于北方菜肴中,尤其是在四川和成都地区。它的做法通常涉及将面糊倒入热锅中,形成酥脆的外层。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锅边馍做法: 食材准备: 中筋面粉 250克 清水 350毫升 鸡蛋 2个 葱花 15克 食用油 适量(用于刷锅边) 食盐 3克 鸡精 2克 白胡椒粉 1克 五香粉 1克(可选) 熟芝麻 10克(可选,用于装饰) 制作步骤: 准备面糊 :将中筋面粉倒入大碗中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儋州白馍的做法大全

​​海南儋州白馍是当地传统米制糕点,以多层蒸制工艺和蒜香配料为特色,口感洁白嫩滑、香甜弹糯。​ ​其核心做法需掌握米浆调配、分层蒸制、配料搭配三大关键,既可基础版纯米香,也可升级为肉沫鲜香版,适配甜咸酱汁自由搭配。 制作儋州白馍需优先选择新鲜糯米或粘米粉,传统做法需浸泡后磨浆,现代家庭可用粘米粉混合澄面(比例3:1)简化流程。米浆需加盐和温水调至稀糊状,静置30分钟消除颗粒,蒸盘抹油防粘

健康知识 2025-04-14

海南锅边馍

海南锅边馍,又称锅头田,是一种以新粳米磨浆沿锅边浇成条状制作的小吃,其特点是馍色洁白、形状不规则,口感细软、米香浓郁,汤汁鲜甜可口。它不仅是儋州地区的常见美食,还因其价廉物美而深受当地人喜爱。 1. 制作工艺与食材 锅边馍的制作方法独特,将米粉浆沿大铁锅边缘浇成条状,经高温蒸煮后形成柔软的馍片。主要原料包括米粉、蒜头、肉类、酸菜、鱿鱼等,搭配油盐酱醋调味,使整体味道层次丰富。 2.

健康知识 2025-04-14

儋州锅边馍

儋州锅边馍:传统与现代的味蕾碰撞 儋州锅边馍,作为海南儋州的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酥脆可口的风味,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承载着儋州丰富的饮食文化和历史底蕴。 制作工艺 儋州锅边馍的制作工艺精细考究。精选优质面粉,加入适量的水和盐,经过反复揉搓,形成光滑有弹性的面团。接着,将面团擀成薄片,涂上一层特制的油酥,然后卷起切成小段。将小段面团压扁,放入预热的平底锅中

健康知识 2025-04-14

苏轼吃生蚝的文言文

苏轼关于吃生蚝的文言文作品为《食蚝》,原文及译文如下: 《食蚝》 己卯冬至前二日,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水,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又取其大者,炙熟,正尔啖嚼,又美吾所煮者。海国食蟹螺八足鱼,岂有厌?每戒过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 文化背景与创作背景 贬谪海南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屡遭贬谪,元符二年(1099年)被流放至海南儋州

健康知识 2025-04-14

月全食多久有一次出现

​​月全食平均每1.5年发生一次,但具体观测机会受地理位置影响,同一地区可能需等待3年以上。​ ​ 这一壮观天象需满足地球、月球、太阳严格对齐的条件,且每次持续时间仅几十分钟至一小时。 月全食的发生频率受以下因素影响: ​​天文规律​ ​:月食需发生在满月时,且月球轨道与地球轨道交点附近。由于轨道倾角,并非每次满月都发生月食,全球每年约2-3次月食中可能包含1次月全食。 ​​沙罗周期​ ​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下一次月全食是哪一年

2025年 下一次月全食的时间为 2025年9月7日 ,具体信息如下: 时间与地点 时间 :2025年9月7日,月全食将横跨亚洲、非洲、澳大利亚和欧洲,中国大部分地区可全程观测。 地点 :德国、中国、美国(洛杉矶)等地均有观测条件,尤其德国的观赏条件理想。 特殊现象 该次月全食将产生“血月”现象,即月球因穿过地球本影而呈现红色,中国大部分地区可目睹完整过程。 月全食频率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中国月全食多少年出现一次

中国月全食出现的频率并不固定,平均大约每1.5年会有一次月全食发生。但真正能肉眼看到月全食的机会相对较少,可能好几年才会出现一次。 月全食是日、地、月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条直线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整个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影子里,形成月全食。由于月球绕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有时月球会从地球的阴影上方或下方扫过,因此并非每个满月都会发生月全食

健康知识 2025-04-14

月全食一般多少天一次

月全食的频率可以通过以下信息综合说明: 周期规律 月全食遵循“沙罗周期”,该周期约为 6585天(18年多一点) ,在此周期内约发生 28次月全食 ,平均每 18年13次 。 地理可见性 每次月全食时,只有地球 半数 (约1.5个地球)处于本影或半影中可见,因此同一地区需等待 3年左右 才能再次观测到月全食。 实际观测频率 由于月全食受地理位置、月相和天气等因素影响

健康知识 2025-04-14

中国月全食多久出现一次

中国月全食的出现频率及相关信息如下: 一、月全食的周期 天文周期 月全食的周期约为 14个月2天 (即18个月多一点),这是根据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规律计算得出的。 可见频率 由于月全食的发生需要满足月相为 满月 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实际可见频率约为 每年1-2次 。例如,2015年、2018年和2025年都出现了月全食。 二、中国月全食的可见性 地理范围限制

健康知识 2025-04-14